我顶着大太阳
只想为你撑伞
你靠在我肩膀
深呼吸怕遗忘……
这首歌的旋律一下把我的思绪拉到了那年夏天,时间真快,原来我都已经高中毕业两年了。但再想起时,记忆好像还是很清晰。
01
高一那年,刚开始追星的我,每周五中午都会跑到学校杨桃树下蹭学校的WIFI,下载很多TFBOYS的视频,那时《TF少年GO》还在更新,王俊凯的微博粉丝才六百多万,那时他经常发自拍,三小只还经常在一起录节目。
(高一时用美图秀秀做的图)
现在《TF少年GO》停更了,三小只也很少合体录节目了,王俊凯的微博粉丝翻了很多倍,现在已经有7226万了,他的微博也经常被各种广告占据。六周年要到了,我一直在等待他们的新歌,期待他们合体录快本。
高中时最开心的时刻便是每周五回家,那天中午就开始收拾东西,然后带到教室,等放学铃声响起,拿着书包往外走,跟同学约好在哪里等,然后一起走路或者搭街车去车站。
那班公交一如既往地挤,一路站着,大概45分钟后才在临近家的公交车站下了车。偶尔同行的小伙伴的同班同学的爸爸顺道来接她,也能顺带把我捎上,我就不用去挤公交了,现在她的那个同学成了我的校友,偶尔放假还是会一起回家。
一回到家放下书包,直到周日下午要回学校才会重新被拿起,里面的书原封不动地又带回了学校。很巧的是,这是内宿生的常态。
02
高二分班,我选了文科,因为不喜欢物理化学,也因为王俊凯选了文科。高二一开学我就下定决心要把数学补起来,我跟数学的缘分也因此而起。
高一我的数学很差,考二三十分是常有的事,最高的一次是六十多,最少是二十多。上了高二,我开始认真听课、做笔记,每天的晚自习都是写数学题度过。刚开始真的很难熬,一节课一个小时左右,我只做了三道选择题,还做得头昏脑涨,现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没有放弃。
(高二文科教学楼)
我的数学老师很nice,她教两个班的数学。每天下课我都会去办公室找她,好在办公室离我们班比较近,我总是能抢先问上问题。不管是什么课下课,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先堵住老师,向她请教问题,好在老师没有说烦我,哈哈。
后来第一次数学周测,我考了全班第一,从30分到129分,之后的每一次考试,基本都在110以上,依旧是班里第一。忘说了,我们班是14班,普通班。不过这个成绩至少在我看来,是进步了。
渐渐地,班里开始有人拿着数学题来问我,当时很长一段时间的晚自习,我都是在给同学讲题。虽然占据了我很多学习的时间,但能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我还是很开心。所以即便是一个人拿着同样的问题问我三四遍,我还是很耐心地解答。
(高二14班)
03
从高二起,我习惯了早上第四节课上完就拿着饭盒冲到饭堂打饭,然后等第五节下课时再吃,这样可以省下很多时间,也意味着我又多出了点请教问题的时间。好像我的高中离不开数学,除了数学,我想不到其他的名词来比喻。那段努力做题的时光,对我来说真的很珍贵。(即使现在已经不用学数学了)
(我们的班名是情班,因为214是情人节)
当时的我是班长兼历史课代表,每每上历史课,课前总要上讲台带读,历史老师也是我们的班主任,是一位90后的帅小伙,对我们班一直都很上心。
04
高二的我总分成绩一直是班里第一,全级70名前,最好的一次好像是全级25名。但后来上了高三,因为种种事情,开学第一个月每天都特别不开心,也无法静下心来学习了,成绩也就被追上去了,但好像还在全级百名内。三次模拟考都还可以,至于为什么考上现在这个民办本科学校,我只能说,命中注定。每逢中高考,总会过于紧张,太想证明自己,最后都还是输给了她,也败给了自己的心态。
成绩出来后,我哭了,不是因为分数比平时少了五六十分,而是因为她比我多了四分。太想证明自己,其实我成绩比她好,其实初高中三年的所有考试,我都比她高,除了中考和高考。认识我们的所有人都觉得她成绩是最好的,但只有我和我家人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但又能怎样呢。
不想再被瞧不起,只能更努力!
05
但上了大学才发现,高考只是一场考试,并不会决定我的一生,曾经拼命学的数学,现在甚至根本用不上。不过只是学习环境不同、氛围不同。在大学,还是要靠自学才行。所以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放宽心。
关于专业,当时我只知道要把成绩搞上去,除了音乐,我不知道我还喜欢什么。因为哥哥是学新闻的,他说学的东西会比较多,所以我也选了传播学,学新闻。
但其实我不喜欢写新闻,甚至于有点厌烦。但好在我还算喜欢摄影,普通话也喜欢。虽然课程不多,讲的也很少,但至少我更了解了摄影,也慢慢习惯看到美好的事物就会拍下来。所以对于这个专业,我没什么好抱怨的。
(看!那里就是我学校)
而且大学选的专业也并不代表着以后就会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做什么还是看自己,所以选专业尽量还是选自己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