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纠结多?去做就对了!
故事营招募之前,我在想,会是什么形式呢?每天编一个故事?关于不同主题的吗?啊,这正是一个挑战呀!对我来说完成有点难啊。那我有没有提前准备一些素材呢?我是计划读《说话的魅力》、《故事思维》的,但是很遗憾,没翻两页。
我还想,上次参加了3个职能组,每天很晚才睡觉,搞得白天有点精力不济,这次故事营,可要专注在文字上啊,运营暂未列在我的努力方向呀。嗯,结果呢?随着自己本职工作的增加,写文的时间被压缩,后几天依然睡得很晚。那我有没有思考,如何整合时间,更高效呢?恩,有了一点尝试。
快到月中了,还没有发布招募通知,我好着急啊,怎么还不招募呢?怎么还不揭晓答案呢?没想好怎么玩?自己想怎么玩?
文案出来以后,松了一口气,提起了一颗心。10天10本书,30个故事,不用编了,转述就可以。又想,虽说是转述,讲得生动抓人才好呀。
我还想自己讲故事的能力不太行,务虚的官方文章倒是写得挺遛;常常苦于没有分享内容,就是挖掘、总结、提炼的能力不够呀;趁着故事营点评的机会,要琢磨优秀的故事怎么展开呀。
中间有几天是中秋假期,弟弟计划来访,我的打卡文能早起完成吗?提前一天写完,早起打卡是基本要求哈,不能破例才好。去爬山,山上会不会没有信号啊?还要推优投票呀……
发现没有,我的心里活动超级多哈,问题是,最后真正落实的有多少呢?事实上,真正开始做了,一切问题会迎刃而解。想太多亦是无益。去做,做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就好。
002 自己单干?大家要一起干!
9月,适逢日报校对组人员变动,几位伙伴和组长Adah因为时间原因请辞,新进伙伴还有两个人未到位,我担起了协调全组的责任。好在Adah的先期工作做得十分全面和出色,她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协调时间、制作规范、吸收新成员,手把手带。可以说,需要的时候,她总是在。这使得我的接棒工作量没有那么大。
以前自己当值的时候周二盯着日报群就好,现在,每天都要盯在上面,我想,也不能掉链子呀。开始的几天,我常常拿起手机看,恨不能一天看十八遍,后来发现不行,这大大分散了我的注意力,我开始掐着几个时间点看,分别是中午11-12点看文案出来了么?下午4点之前看文案校对结束了吗?晚上6-7点,设计组有初稿吗?
作为一个熟练工种,我感觉校对并没有很难啊,但我显然忽略了新进组小伙伴也需要一个熟悉和磨合的过程,尤其是,我们进组时讨论热烈的,“的”和“地”“得”,标点符号尤其是冒号和引号的中英文格式,文案整体的排版问题,小伙伴们常常没法兼顾。我当然很想自己上手,三下五除二就操作完成了。
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每个人都能独立完成好自己分内的工作才是我们的目标,做好了,反馈了,成长才会更快呀。我会在看完新同学的校对定稿后给他们反馈,这次流程执行得很棒,但是什么方面再注意一下就更好了。反馈过程中,小伙伴们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比如在规范中加入操作指南的截图,方便大家快速上手。
所以,一个人也许走得更快,但一群人,走得更远。
003 好故事?要有素材呀!
10天的旅程转眼即逝,回顾加入故事营的初衷,我的故事能力有所提升吗?答案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今后还需大踏步。
通过点评,发现好的故事,在于让人身临其境,引发思考。故事一定要用对话形式展开吗?不然,但画面感一定要强。一定要用第一人称阐述吗?不然,但是代入感要强!一定要长篇大论吗?不然,但是要有核心观点!那要怎么做到啊?最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素材呀!
没有做过的事情,不做研究,根本描写不出细节和画面。看连里伙伴们的分享,无论是教学、跑步、海外生活、旅行经历,身在其中,才有所发现,用心所感,才有所收获。如果要我分享旅行经历,我大概只能说2分钟,但是要是分享育儿经验呢,大概可以聊5毛钱。
所以,有事干,才有得写,这是故事营教给我最重要的事!
记录,反思,复盘,日日走起,这是未来3个月我要做得更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