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问第十四㉕-㉖
㉕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㉖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首先讲了古今。孔夫子在说这个话的时候在春秋,也就是春秋是今。而古指的是尧、舜、禹时代,夏、商、周三个朝代。那个时候孔夫子就讲:“古之学者为己”。说以前的古人学习,都是为了自己,为了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而“今之学者为人”,今天学习的人都是为了表现给他人看的,这是一种为人。还有第二种为人:我学习是为了考取功名,我学习只是为了做官,我学习只是为了拿俸禄,这都是在为人。都是表现给别人看的,都是为了外在的东西,都称之为为人。
为人和为己的区别在哪里呢?其核心区别就在于实践。为己的人,他通过学,不停地在习,去践行,把它变成自己的修养。而为人的人则不同,学来的东西我未必去践行,我不一定照着去做。但是我是表现给他人看的,我是为了功名利禄。
那如何去实践呢?举个例子:说我学习了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那我就懂了,什么叫仁呢?是我要不停地去帮助他人,心目中有别人,考虑别人的感受,为别人着想。那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在生活当中去践行,这是为己,是你真正的在修自己内在的仁。
比如说我们学习了忠,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这个称之为忠。我学习了忠以后,我在生活当中,我在感情当中,我在工作当中,我在生意当中,都会去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让自己做一个忠于自己,忠于生活的人,这叫践行。而不是我们学习的这句话,我们不去践行,只是为了讲给别人听,只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才华,这就是为人。所以你在不停地实践,就是在为己、修己的过程。
比如说我们学习了信,我们学习了礼。那何为为己呢?就是学习以后就要去践行。一个人要讲诚信,噢,我懂了,我在和别人相交往的过程当中,我都是讲诚信的。我学习了礼,要约之以礼。我懂得约束了自己的行为,那我就知道了,在生活当中我不能那么任性,我要在乎别人的感受,我要在乎秩序,我要在乎制度,这个时候约之以礼,是用来约束自己的。而为人的人,是我学习了礼,学习了信,用它要求别人,说:你要讲诚信,说你要懂得约之以礼。而我们从不约束自己的行为,还让自己任性妄为,这就是并没有去实践,并没有去践行。
那我们到今天再来看古和今,在孔夫子那个时代,已经在讲今之学者为人了,是为了表现给别人看的。到了两千五百年以后的今天,我们再来看。今天学习,为了表现给他人看的人数会变得更多。我们再来看古人,似乎都是在为己,他真正在做学问,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而今天的我们,很多时候,都是为了表现给别人看的,这个就会导致自己的学问,并不扎实。
我们从这里再来扩大范围,再来延伸,我们看看为己和为人。何为为己?就是真正的活出自我,不停的在提升自己的内在,是在向内明。而为人都是外在的表现。
我们看看生活当中,越是有责任感的人,比如说:有家庭责任感,有社会责任感。在一个企业当中,有责任感的人,如果活成了为人,就会很累。举个例子:有家庭责任感的人在想什么?我想让这个家庭变得更好。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我想去帮助他人。可这个时候,你并没有先为己,如果你先为人,就会导致你自己很痛苦。
《大学》讲:“明德,亲民”。明德在先,亲民在后,这个是非常有道理的。想一想,一个人说有家庭责任感,可是你并没有为己,就是你并没有真正的提升自己内在的修养,提升自己内在的格局,提升自己内在的仁爱,这个时候,你说我要付更多的家庭责任,你自己不会烦恼不会痛苦吗?并且这个力量怎么会长久呢?
比如说在一个企业当中,我说:我要为人,我要为这个企业奉献,我要帮助同事。可是你自己,并没有真正的修自己的内在,你的力量又从哪里来呢?你从外在的为人的那个力量,那个责任感,它的力量是有限的,并且它很短暂。说我愿意帮助他人,可是他人没有回报的时候,你不会痛苦吗?可是你没有帮到他人的时候,你不会生烦恼,你不会觉得身心俱疲吗?所以这里的次第不能乱,一定是先为己,后为人。这里的为己并不是自私,而是告诉你要先提升自己内在的道德修养,你要去实践你所学过的内容,你要去修正自身,接下来你才开始为人。而这个时候你的为人,不只是从行为上帮助他,而是你要从一个人的内在去帮助他。你要先教给他:你去明德,你去内明,你去不停地提升自己,然后你再通过行为去帮助他人。
在生活当中也是一样的,有很多人都就是说:我给孩子更多的爱,我要给亲人更多的关怀,可是你自己内在有没有爱呢?你自己内在是否是喜悦和快乐的呢?如果你自己不快乐,并没有爱,你又如何给他人真正的爱?那个都是假象,并且别人是可以清晰的看到的。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先懂得向内明,向内修,去实践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学过的文化,先来修己,接下来我们再去为人。所以先为己再为人,即是先明德再亲民。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蘧伯玉:卫国的贤大夫,以贤德著称。孔夫子周游列国十四年,两次来到卫国,其中有九年都是住在蘧伯玉的家里。所以孔夫子和蘧伯玉的关系,亦师亦友,并且蘧伯玉提倡以仁德治国,以仁德治民。子贡是蘧伯玉的外孙,因为蘧伯玉无子,所以特别喜爱子贡,后来让子贡拜孔夫子为师。后来孔夫子离开卫国以后,蘧伯玉派遣使者来到孔夫子这里,所以就有了这段话。
蘧伯玉派使者,来到孔夫子这里以后。
孔子与之坐而问焉。孔夫子请使者坐下以后,问使者一句话。
曰:夫子何为?这个“夫子”指的是蘧伯玉,对他的尊称,说:“夫子他现在在做什么呢?”
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欲:是想要。夫子想要让自己减少过错,但还不能达到。
使者出。这个使者走了以后。
子曰:使乎!使乎!孔夫子说:好一位使者!好一位使者!孔夫子非常感叹!这句话当中有两个重点,我们先讲第一句话,第一个重点:“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说:“蘧伯玉一直想要让自己少过错,但是还做不到。”
《了凡四训》当中讲到蘧伯玉修身的故事,说蘧伯玉到二十岁的时候,觉得自己已经尽改前非,没有什么过错了。可是到了二十一岁的时候,发现二十岁之前还有很多是非并没有改进,到了二十二岁的时候再回顾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发现我依然还有很多的过错没有改,就这样日复一日,不停地改过。到了五十岁的时候,仍知四十九岁之非,你看古人修身的功夫,就是这样的。用《大学》的话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切如磋,道学也;如琢如磨,自修也。”如切如磋:去掉大的恶,大的身上不足的地方,这是道,让自己合于道。“如琢如磨,自修也。”不停地琢磨、打磨自己,这是自修的过程。所以我们看蘧伯玉这一生,都在敬德、修业,不停地提升自己道德修养,不停地看到自身的问题,就是这样点点滴滴的在修正自己。
那我们延伸到生活当中,再看看我们自己也是一样的,我们刚开始接触圣贤文化,刚开始接触修身之道,发现自己有很多大的问题。比如说还有一些善恶的问题;比如说自己的情绪还比较暴躁;比如说看不清事情的真相,没有智慧。我们开始学习,发现情绪可以变得稳定,发现我们自己不会去做恶事,开始做善行,这个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开始变得很完美,实则并不是这样的。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我们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我们的思维,还会有偏激的时候;比如说遇到一些我们在意的事情,还会有情情绪的时候;比如说当利益来到我面前,我们还有无法掌控的时候;比如说看到一些我们不顺眼的事情,我们还会起是非、起知见,这就是在不停地修正的过程当中,发现了自己更细微的问题。
来举一个生活当中的例子,比如说我们想收拾桌子,我们最先看到的可能是最大的障碍物,我们把这个障碍物拿掉以后,我们才能看到原来还有其他的地方并不干净,需要一点一点的收拾。包括我们在家里收拾卫生也一样的,我们一开始看到的都是最脏的地方,可是我们把最脏的地方收拾干净以后,会发现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我们不断的去调整。其实修身的道理也是一样的,我们先要去掉大的那些棱角,去掉那些大的棱角以后,才是我们一点一点打磨细节的时候。所以古人修身,是用一生来践行的,孔夫子到七十岁才讲:“从心所欲,不逾矩。”说明在七十岁之前,还是在不停地看到自己的不足。
我们引用《道德经》当中的四个字“大成若缺”,要想大成,是一直能看到自己的缺点,看到自己的不足。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做一个手机,那你要做一个手机,做成了以后,如果你觉得这个手机已经很完美了,这个时候你不可能再做出更好的产品。而我们做出一款手机之后,发现它的屏幕不够完美、不够大,或者它的声音还可以改进,或者它的功能还有一些不足,这个时候我们才可能有更大的成就,不停地去完善自己的作品。
比如说我们制作一个杯子,同样的道理,我们把这个杯子做好以后,你可能会发现,如果这个材质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个?它会没有这么热。这个颜色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个?让它变得更漂亮。这个杯子的形状,是不是可以让它更好看?就是因为我们一件产品出来以后,我们发现了它的缺点,所以我们才可能让这个产品变得更完美,让它变得有所成。
那我们讲到一个人也是一样的,“大成若缺”,要想有更大的成就,是不停地看到自己的缺点,看到自己的不足,我们加以完善,而完善了一个不足以后,我们会发现其他的不足、其他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才能不停地让自己变得大成。所以无论是“大成若缺”,还是《大学》讲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还是《论语》当中讲的“欲寡过而未能焉”,都是在告诉我们,要不停地反躬自省,发现自身的不足,发现自己的问题,而加以不停地修正,才能让我们变成一个完美的人,才能让我们离道越来越近。
我们再看第二个重点:“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使者离去以后,孔夫子赞叹!好一位使者!好一位使者!为何会赞叹呢?我们看看这位使者所讲的话,孔夫子只是问:请问夫子他老人家,在做什么事情呢?他就讲,说:“欲寡过而未能也。”这句话讲的很有水平,没有说他具体在做什么?而是在说他一直在修身,一直在发现自己的不足,但是还达不到。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位使者,他可以看到蘧伯玉一生都在修身、都在近德。那同时,这位使者他自己也是一位修身之人,否则他是看不到的。如果换一个使者?他可能会讲:“他在家里做什么其它的事情?或者退官以后,做着和政治有关的事情。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人你自己喜好什么?你同样可以看到他人正在做着什么?举个例子,比如说在生活当中,我们问?说:“我们身边的朋友在做什么?”这个时候可能每个人的答案就不一样。有的人说:“他每天都在学习。”那是因为你看到了他在学习;有的人说:“他每天都在照顾家庭。”那是因为你看到他在照顾家庭;有的人会说:“他每天在忙于事业。”那是因为你眼中有事业。所以你眼中有什么,那是你心中有什么。你心中有什么,你就会说出什么样的话。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位使者,也是一位懂得修身之人。
那我们再继续讲:“君子之德,风。”君子是有“契矩之道”的,蘧伯玉一生都在修身,都在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所以就影响了他身边的人,即使是蘧伯玉派来的一位使者,他也是懂得修身的人。从这个事情,我们可以延伸一个道理,在生活当中,我们看一个人身边都是什么样的人?就可以看到你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举个例子:我们看一个企业的员工,他整体在什么状态,什么样的水平,你就可以知道老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同样你看一个家庭的孩子培养成什么样子,你是可以间接地看到,家长是什么样的性格,家长是什么样的喜好。所以我们要深刻地明白这个道理,君子之德如风一样,他是可以吹动,可以带动别人,可以影响别人的。所以首先自己要去做一个君子,当我们自己喜欢修身、喜欢学习,接触我们的人、接近我们的人,就会变得也去修身、也去学习。如果我们自己追求的是利益,追求的是欲望,那么接触我们身边的人,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和我们一个样子。所以在一个家庭当中,你要想让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我们自己首先要懂得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会影响身边的人,逐渐地变成和我们一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