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话:自律与自驱的博弈与成全(家族文化及历史带给青少年的意义)
晚上9点多还在操心孩子作业写完没?坐在他边上突然想起我小的时候,放学回家爸爸妈妈教我写字的情景,那时候因为爸爸一般都在九江工作,没事的时候回家一次,会给我买村里孩子都没有的自动铅笔。拿那支笔写字内心总是美美的!再后来就是三年级开始数学对我来说有难题了,爸爸回家的时候会问一下他,然后我还问别的同学,昨天那个题目你爸爸怎么做出来的,他回答设X,什么,这个我们没接触过,我说我爸爸昨晚讲的我似乎也没懂。再后来就是爸爸给我买了一套作文全选,记得叙事性的基本都看了,说明文至今都没看完。我们小时候不是天天都有电的,很多时候是点蜡烛或者煤油灯,基本回家早早作业就写完,睡得比较早,从来没有过起不来的情况。现在的孩子,晚上不睡,早上不醒,资源泛滥,内心空虚。世界太多美好的诱惑孩子根本没有那么高的自控能力。
话说历史是写给谁看的呢?我一开始不知道关于童蒙养正要把“善根”这段放在第一节。今天似乎明白了,历史在历史上是写给谁看的呢?答案的先辈。
回过头来再看,让孩子自己写“我家的历史”的意义。历史是写给先辈看的,你要寻根问祖并向祖上复盘你自己,在先辈面前你是谁呢?未来你是怎样被后人记载的呢?你又将会传承什么给你子孙后代?在这一些列行动中,必将激起孩子的内驱力,有内驱才会自律从而自控。所以,不要就盯着孩子今天作业几点写完,吃了什么,要知道这背后的底层逻辑。
就比如孩子拖到那么晚写作业,一方面,因为外界诱惑太多,最主要是内驱不足,没有自控力。自然妈妈累孩子急。当然,知道和做到间有一条巨大的沟。
3-7岁是童梦养正界限感的设立规则的建立时期,家长一定要坚定。规矩不能破!在规则下才有自由。以前我基本全职带娃,万事孩子排第一位,为了满足他们我几乎迷失了自己。孩子也觉得妈妈没事,随叫随到随时听从召唤!他们就越发墨迹。一点责任心也没有,都是妈妈在操控的,早上起不来还怪妈妈。这几天把选择和抉择权交给他,我只是报时提醒,他会根据时间自行安排时间,他自己选择的自己担当也没有怪妈妈了。
关于今天这一趴我也觉得过年回老家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尽管每年带着孩子回婆家过年,但我内心里是抗拒的,回去除了跟孩子一起出门,几乎不出去。我觉得关于家族的传承什么的是孩子他爹的事,他回到老家就麻将串门。关我什么事呢?回头想想你是未来这个家族中的奶奶,太奶奶,祖奶奶。是不是突然觉得自己有使命感了,未来你会给你的后辈留下什么呢?你在后背的记载传承中是哪根线呢?
历史是不是很有意思?带着娃追寻祖辈事迹让娃写自家的历史是不是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