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姆新版教育目标分类的三种知识类型

事实性知识

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符号/“符号串”,抽象水平较低。

分散的、孤立的内容元素,以独立元素或点滴信息而存在。

主要要求学习者去记忆。

eg: 软件界面知识、软件符号、软件打开方式……;边框、标题、线条粗细……


概念性知识

较为复杂的和有组织的知识,包括图式、心理模型或理论。

隶属于“学科知识”,为了便于人们沟通、生成一致意见。

要求学习者对概念进行适当理解,而不仅仅是记忆。

——所为概念变化,其中一种可能是将概念的从属类别改变,即之前将概念理解为一种物质,而通过理解将概念理解为一种过程,如:声、光、电、力。这涉及到深层次的理解和意义建构,而不仅仅是记忆概念的定义。

学习概念性知识的难度:

分类知识只对专家有意义,因为能被看到作为工具和技术的价值;

简单的生活中的应用无法证明学生已经完全理解概念;

知识间将形成联系,或者被联合起来形成更大的类别,增加抽象程度。

eg: 单元格——单元格区域——工作表——工作簿


程序性知识

以一系列要遵循的步骤的形式出现。包括技能、算法、技术、方法的知识;包括何时运用不同程序的知识;面向过程而非结果;针对具体学科或课程。

具体学科的技能与算法的知识;(较封闭)

具体学科的技术与方法的知识;(较开放/不固定)

何时运用适当程序的标准的知识。(复杂而抽象,联系具体情境获得意义)

eg:

能用基本函数进行计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李亦菲(《促进三维目标整合的教学》) 从1956年开始,布鲁姆和他的同事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
    張微笑阅读 11,758评论 0 0
  • 第一章 1.1 信息组织的环境与背景 信息检索工具的变化 手工检索时代:目录、题录、索引等。 计算机检索时代:各种...
    倾启君阅读 6,900评论 0 9
  • 今天是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早晨,爸爸说不做早饭了,一起出去吃,就当是假期犒劳一下自己。同意,冲着假期我是...
    风中的玫瑰花阅读 1,02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