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程
1、选题
虽然一直以为自己觉得演讲很重要,但是那只是我的以为,其实我并没有重视这一能力。以至于在听完课后的四天时间里,我开始有意识去搜索关于演讲的方法、视频和线上app等等,可我只是越来越发觉很难!难!为啥?因为没有积累,一对比,相差太远,恐惧害怕导致了拖延。
直到昨天晚上最后一节课结束后,我鼓起勇气向老师提问,我被卡在第四课作业上了,迟迟无法行动。老师说,完成比完美重要。不管好不好,只要是用心的完成都比一切准备好的完美好。分享有价值的东西,前几天看了两遍《微习惯》,并且结合行动课的收获,给自己制定了微习惯计划,也开始行动了,选题成功。给大家分享如何利用微习惯策略培养新习惯。
2、行动
1、计划——高估自己的能力
很明显,我太高估自己的能力,我计划一个小时完成演说稿,再用半个小时在喜马拉雅上完成录音,再用半小时完成作业。其实,我还想在今天把作业全部写完呢。(手动捂脸)
2、现实——效率低下
而事实是,中午在送走回家过节的家人们之后,我花了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才把稿子写了个大概,晚饭结束后,又用了一个小时才写完。而录音的过程状况更多,念错字、咬字不清、中途接电话、停顿不合适....反反复复用了两个小时,录了6次,有3次完整的。最后一次开始前,我再次说最后一次了,结束时,我对自己说完成比完美重要,先提交,再努力学习,下次做的更好。
提交!
审核!
转发给朋友!
二、反馈
目前,还没有收到别人的反馈。(后续补充)
不过,我自己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听起来更像是朗读课文一样,啦啦啦就念完了。发音平翘舌就是大坑,断句停顿等。问题很多,归根结底,还是积累不够。
三、感受
完成这一次作业花了6个小时。其间是有一些小情绪的,但最后还是有成就感的。
花了这么多时间,不容易吧?不容易。
有没有自我感动?没有。
有没有妄自菲薄?没有。
这个过程让我看到自己的能力与积累,才看得到努力的方向。
完成这次作业后,我对微习惯策略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更加相信积累的力量。
最后附上我的分享音频和演说稿,希望大家给予指正和建议,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