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这些天,每天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
大年二十九、三十吃年夜饭,正月初一到亲戚家拜年;初二接待十几拨客人;初三大姑新年;初四去姐姐家吃饭。初五早上7点半我出发长沙,晚上到达万州,初六到达成都。
在家,一有空,我就会跟爸唠唠家常。
一唠就会停不下来。平常我跟爸妈打电话或视频,只要不是有其他事情,一般都能在一个小时或以上的。如果只有几分钟的,那都是有事情。
爸脾气不太好,我有时候也很犟。
我们父子俩有时候也会犟上几句(见面我才会犟,电话或视频我基本上不会跟爸去争吵的,有的都是心平气和的沟通),但马上就好了。坐在一起聊天,都能聊到很晚。除了初四晚上特意早点睡外(因为初五要开车,晚上12点半我才睡),平常都没有在1点前睡过的。
今年,就我们祖孙三代3人在家过年:爸、我,女儿雯雯。还没回到家时我就想,我们爷仨要一起拍一张照片,自拍杆我车尾箱里就有。回家后忙得压根就把这事给搞忘记了。
这一年爸在家种田,养鸡种菜。
养了鸡、鸭、鹅。
鸡最轻的也有三斤多,鸭子有6斤多一只,鹅就更重了,一只有8斤多。
知道我要回家,爸特意把自己种的稻谷打成米(味道很好,同我在超市购买3块多一斤的米一样好吃),让我走的时候带走,我装了一蛇皮口袋和一塑料桶,最少都有70多斤。买了1000多块钱的猪肉,腌好,挂在火炉上熏好。我走的那天,满满一纸箱的肉(熏鸡3只、熏鸭3只、熏鹅1只、熏肉30多斤)。
喂了一年的鸡鸭鹅,就只剩下一个鸡没有宰,其余的不是在家炖了给我们吃,就全部熏好给我们带了出来(除夕那天晚上,我们杀鸡鸭鹅,脱毛这些都弄到了两点多。我好早就集好的五福,都忘记了可以参加抽奖)。
一年的辛勤付出,我初五走的那天,全部带走了。
看到我把东西全部带走,爸内心是高兴的,我知道。
可是我呢?当时怎么就没有想到给爸多少留下一点呢?哪怕是说一说,我都没有做。当时没觉得什么,可能自己都没怎么太在意,到了成都后,才后知后觉。哪怕是客气几句也是好的呀……
爸种了一园子的蔬菜。连环白、胡萝卜、白萝卜、香菜、还有其他的蔬菜,可能是种早了,也有可能是天太冷了。过年时我们准备弄点菜吃时,白萝卜基本上都空心了,有的芯坏了,真可惜。连环白也是,抽芯了。只有胡萝卜最好,没有坏。菜种得特别的好,胡萝卜一个足有三四两重。
初四晚上去菜园摘菜,准备第二天我带出来。
菜园子就在新家的外面,站在门口的空地上就可以看得到,但走下去得要从旁边绕道,路不太好走,小路,弯弯曲曲,还是陡坡。爸说平常一天最少要走两趟,最多五六趟。照看蔬菜和给鸡鸭送吃的。
摘菜时,我和雯雯站在旁边打着手电,爸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趴到地里,摘一个看到坏了,叹气一声,哎!随手丢到地里,摘一个坏的,叹气一声,又丢掉。坏了的不仅仅只是蔬菜,不仅仅是辛勤的劳动成果,还有爸的一片心意。看着爸拔菜的模样和叹着气,我悄悄别过头去,擦拭掉滑落脸庞的泪水,漆黑的夜空,感受着我难受的心情……
拔了一桶的胡萝卜,回到家后爸把泥沙洗干净。
然后掏出手机,打开视频给我们看他原来拍到的菜的样子,那郁郁葱葱的一大片,长势喜人,那硕大的菜叶青翠欲滴,为了留着我们回家吃,为了给我们带出来,爸在家都舍不得吃,留在菜园子里,结果……
我能想像到爸的心情。都没有在这上面多说什么。我只是一边默默的收拾东西,收拾着心情。
我们匆匆的赶回来,又匆匆的要离开。苦的、累的却是爸妈。没回来时,盼望着我们回家,回来了,忙里忙外,给我们弄好吃的,像客人一样的招待着我们。呆上个三五天,割舍着不舍心情看着我们离开家。唯一的寄托就是微笑着双眼看着那装得满满的行囊——蔬菜、腊肉,还有切好的笋,家里的特产等一大包小包,装得越多,父母越是高兴……父母的心情是恨不得把家里能装下的都带走!
爸老了哦,可是为了儿女操心,他不认为自己老了。
父母的爱,除了平常的叮咛,在外注意安全,照顾好身体,很少表现于其他言语中,有的,都是默默的在行动!
我们不在家,父母在家吃饭都是随意吃点。我们一回家,煮的好吃的,全部都会堆到我们的碗里。他们总是舍不得吃下一丁半点。
爸又装了满满的一碗刚刚炖好的鸭肉给我。我说爸你也吃一点,爸总是说等一下、等一下再吃敷衍我。硬给装上一碗,爸就说在家容易吃得到,不像你们在外面难得吃上这样营养的鸡鸭……然后装装样子吃点又放下了筷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每次我打电话或发视频,总是跟爸讲要吃好点,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他总是回答我:知道!会的!好的!可只是回答而已,吃的总是随便凑合着就行。
父母已经不再年轻,总是希望父母把自己照顾得好点,喜欢什么就弄什么吃!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要把注意力全都放在孩子身上。我爸喜欢写字,毛笔字写得非常的好。这几年一直在练草书。我还是四年前购买的一刀6尺宣纸(一刀=100张),今年总算是给带回去了。国庆开车回的成都,提前就把宣纸放车上,生怕自己给忘记了。
拉家常,除了家里的大事小事,也会唠我们一大家子的事情。毕竟在地方上,在家族上,我爸经常要操持着本姓氏上的大小事。
今年过年,我们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饭(我爸三兄弟三家,只要过年,都会聚集一起吃团年饭。大年二十九中午在叔叔家聚餐;晚上在二哥家聚餐;大年三十中午在我家聚餐,晚上在大哥家聚餐),聊了很多,要如何如何,当然也提到了要写家训,其实这是我很多年前就提出来的想法,却一直没有下文。一是我自己时间问题,不得空闲,净下来专门写;其次是自己还不知道从何下笔,水平的局限吧;
想到要写家训,我最先想到的是:孝!可真正做到孝顺是何其的难啊,连最起码一点,我现在都没有做到,子女给父母好脸色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难做到的。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因为家训还不知道如何着手,我想一是时机未到,二是因为我自己还没有做得足够好吧。但写家训已经在日程上了。
几年没有回家,看到家人,爸、伯父、伯母、叔叔、婶婶……都老了,皱纹早已爬上了那饱经风霜的脸庞。走路时,身影不再挺拔,步履婆娑。说话时,语调缓了,说了上句,下句就忘记了要说什么;吃饭时,得要顾及那缺失牙齿的感受……而跟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照顾好身体,多回家看看!
数数爸爸的年龄,今年农历四月满68了。
在不经意间,父母正偷偷的老去,作为子女的我们,唯有在有限的日子里,多回家陪陪父母。父母在,家就在!
父爱如山
不管儿女多大
在父母的眼中
我们始终都还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