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看完了《从文自传》,颇有些感受。
此前,知道近现代历史上有这么一个著名人沈从文,写过一篇有名的小说叫《边城》,自小说出版已来,凤凰古城成为无数中国文艺青年的心中向往。
读完《从文自传》,更深刻地了解了从文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如何跳出湘西,励志成长。自传是沈从文1932年在青岛所写,彼时,他已经是青岛大学的文学系教授,有一个心爱的她,即将结婚,自传中所述,是他从记事时起在家乡的所见所闻、四五年的从军生涯、20岁初到北京时的情况,完全是一部个人苦难成长史。
沈从文的家庭是典型的湘西家庭。湘西是清朝绿营主力,也是镇压太平天国的湘军主力,从军是当地人当时的出路所在。从文的爷爷、父亲都是一名清朝军人,从小即接受了这种观念。当辛亥革命的浪潮席卷这片土地,引来的是没完没了的杀戮,几千名乡下苗民被砍头,而其中沈从文目睹了好多。对于一个几岁的孩子来说,见砍头如此平常,有可能产生两种影响,要么对生死失去感觉,成为麻木不仁的看客;要么,在内心留下极大的恐惧,成为一生的阴影,显然,沈从文是后者。在十四岁从军以前,沈从文与好孩子乖孩子无缘,不招家人喜欢,因为他经常逃课、调皮捣蛋,倒也是在这几年,他看人家做工、看人家买卖,在社会大学学到很多东西。
从军生涯对沈从文来说,是家庭传统出路的尝试。在家里的团练两年后,一个偶然机会拿到了军队内的编制,沈从文开始了几年的从军生涯,在湘黔川边境轮流驻守。得益于小时候的教育,书写不错,在军内当了司书,负责文书誊写,免去了持枪拿刀杀人的烦恼。军队是一个大坑,各色人混杂,想要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坚持自我,绝不是件容易的事。当时湘西盛行大烟,军内十人中有八九人都吸,在“战友”的极力诱惑下,沈从文硬是坚持不吸,其自制力、毅力惊人。没有吸鸦片,从文总得找点事做,他选择的是读书、临贴,吸食精神的“大烟”,这为他今后辞职北上、熬过在北京最艰难的岁月奠定基础。
离开军队,以为离开了罪恶的旧世界,来到北京,迎接他的新世界并不是美好的,而是苦难的。辞去体制内的工作,为了理想和信仰到了北京,沈从文跃跃欲试,在北京实现自己的理想,在下榻的会馆留下自信而又略带幼稚气息的签名。在北京,他没有什么亲人投靠,寄宿在一间快要坍塌的潮湿房间,饥寒交迫,几次想放弃学习的理想,去军队要碗饭吃,最后还是在理想信念的支撑下,选择回到饥寒交迫,选择思想和行动自由。在申请燕京大学被拒、申上中法大学却因未按时缴纳费用取消录用的接连打击下,沈从文坚持向报社投稿,一篇又一篇,在投完了几百篇后终于有了第一篇的发表,于是,中国乡土文豪沈从文从这里起步,从这里慢慢走向世界。
读罢沈从文的自传,我很能够理解他童年中的乐趣。他在湘西,我在赣南,都是山区、贫困地区;他小时候听着箪军镇压太平天国的故事,我小时候听着红军开辟革命根据地和长征的故事;他小时候调皮捣蛋,我也没少干坏事。相似的童年经历,所不同的是,我所生长的年代是中国国力上升的时代,我没见过砍头,没有被鸦片环绕,有张安静的书桌陪我度过童年、少年、青年。他当时因为理想的感召,放弃眼前的工作,只身到北京追寻梦想,我在家人朋友的祝福之下,到中国人民大学念大学,较于他,我是何其幸运。在北京,他坚韧执着,忠于理想,忍冻挨饿,硬是在一个有着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立足生存,硬是在一条看似走不通的人生路上披荆斩棘,终于柳暗花明,吃过的无数苦、拒绝过的无数诱惑为他换来了人生的康庄大道。而20岁的我在北京呆了六年,日子比他过得舒服,苦没他吃得多,自然获得的东西也比他少很多。现在毕业近三年,工作上看不到上升的空间,而且还是夫妻异地分居,每念及此,就恨当初对自己不够狠、太过于安逸。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谁的成功都不是仅靠天资聪颖,没有后天的努力,即使智力再高,也会变成“伤仲永”的悲剧。沈从文都如此奋斗,何况我一介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