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仕明 仕明讲催眠 今天
01.
爱自己和自私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爱自己?
爱受伤的、脆弱的自己,将认知自我的觉察带到内在感觉受伤的地方,把友善、慈悲带到那个脆弱的地方,把连接、聆听、友善、慈悲带到那里......不排斥、不抗拒......
当你把慈悲带给自己,就是爱自己;
爱受伤的自己,就是爱自己。
而自私是,我不管你怎么样,你都要照顾我受伤的部分,你要理解我这个受伤的部分,你要满足我的渴望,你要满足我的需求……不管你怎么样,你都要为我做……这就是自私。
你要给我应该给我的东西,这是自私。
爱自己是,我不管你能不能满足我内心的渴望、满足我的需求,我都能够为自己做,去照顾好这个脆弱的、受伤的部分……
所以,
当你能够爱自己,
这就是最大的无私;
当你不爱自己时,
就是最大的自私。
02.
不要把你的目光
只停留在如何从现在到达未来
我们都想从现在的状态,去到未来的某个状态,某个目标。
但是,不要把你的目光,只停留在如何从现在到达未来。
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很容易陷入到两个极端:
要么紧锁未来,太用力了;
要么紧锁问题,太锁结了。
从现在要去到未来,这是一条路径,在道路上有障碍、有问题、有资源、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元素......
你需要完整地去触碰和连接每一个部分,
从每一个部分里获得贡献,
构建一幅更加完整的地图,
同时,成为这幅地图的观察者。
03.
人最大的一个问题是——
用我的力量我做了这个选择,
同时我用我的力量抱怨我为什么要在这里,
同时不做出改变。
04.
父母的不幸福,靠谁治愈?
首先,什么是幸福呢?
幸福不只是快乐,幸福是,有意义的快乐。
一个大胖子吃着美食感觉很快乐,但意识到自己超标的体重就肯定不幸福了……
所以, 有意义感的快乐才能但我们感受到幸福……
怎么样才能活得有意义感?
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曾说:“人们常常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其实他们问的是,生命的深刻体验是什么。”
存在主义大师欧文·亚隆说“卷入”到生活的河流之中;
佛陀说,”生命的意义这个问题不能教的,一个人必须把自己完全沉浸在生活的河流之中……“
那么,活出生命的深刻体验——这件事情只能是自己做。
所以,父母如果感觉不幸福,谁来治愈呢……答案是,父母自己。
我们可以给父母物质上的支持,在情感上也给父母更多的连接,但是,我们不需要背负父母的伤痛。
对于父母是否能够在他的生命里体验到更多的意义感,我们是很难代替父母去创造的,也没有办法代替他们去体验的。
一个更实际的方式是——我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活得更有意义?
当我们不去问生命可以给予我的是什么,而是问我可以给予生命的是什么......当我们带着这样的好奇去探索,我每天如何可以创造新的体验、新的意义......当我们可以活出自己的力量,活出自己的真相,绽放自己的天赋时,父母或许从我们这里感受到了生命的不同意义......
所以,你不需要替代父母,
去活他们的人生,
而是,活出自己生命的丰盛。
05.
孩子是家庭的天平
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
其实在喻示着家庭里有某个部分失衡了。
孩子把潜在的问题带到家庭的场域里,让其他的家庭成员意识到,并帮助把失衡重新带回到平衡之中。
06.
孩子并不是父母的复制品
也不是父母自我感的延伸
孩子的问题,往往是父母的自我感错位:
把自我的存在感建立在孩子身上,
父母的“自我感”随着孩子的“好”或“不好”而变化……
于是,这样的纠缠,
让孩子的生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失去了自己。
07.
亲人离世
我们需要经历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不相信——“怎么可能?”
第二阶段是生气——“为什么发生在我们身上?”
第三阶段是自责愧疚——“如果我做点什么,如果我早点怎么样”
第四个阶段是深深的悲伤......
这四张椅子,你都需要坐上一段时间......这是人性的部分,用于帮助我们去纪念生命里面这些非常重要的存在。
我们不能用理性,去掉这些人性的存在,
在这个时候,只是作为一个人就好......
08.
生命并不是一个需要被解决的问题,
生命是一个正在展开的奥秘,
而你,是这个奥秘的经历者和观察者。
仅剩5天大会就开始啦,邀请你一起加入!
【第二人生】
第十届家庭疗愈国际应用心理学大会
聚焦人生四大维度的重新构建:
【原生家庭】破除来自原生家庭的负面催眠
【亲密关系】从盲目纠缠的爱,走向智慧清明的爱
【亲子关系】传递爱与祝福,让孩子、让自己享受家庭关系
【自我关系】不再内耗与自我攻击,活出自在而有力量的人生
力邀家庭治疗源头级人物克洛·麦迪尼斯博士
武志红、黄仕明、杰弗瑞·萨德博士等
9位世界大师x9大流派x9场深度疗愈
观摩大师级的个案疗愈现场
10月15~17日三天两夜·食宿全包
报名咨询@#贝斯女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