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读《传习录下》中的《除九州录》。较之前几天,今天略感轻松,内容稍微容易理解一些。好几天的囫囵吞枣,已经有些消化不良了。
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著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
读了那么久的《传习录》,这段话自然是有所悟,但今天先生更加肯定了我的想法。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良知,那就是自己行事的准则,意念一出就知对错,只要不欺骗自己的良知,照做就行了。哪怕他是个贼,她他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他做的事情,也不愿意让人称呼为贼,这就是他自己的良知了,只是被物欲蒙蔽了而已,所以,照着自己的良知去审查。善的存念,恶的就去除,这就是格物,这就是致知。
先生曰,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朋友之间的规劝,指责之意,应该少,而夸奖表扬之意,应该多。先生这句话对我是个警示,我是一个心直口快之人,看不惯张嘴就说。无意中应该也得罪了不少人。心里想的是为了朋友好。可正如先生所说啊,良知人人都有,他又如何不明白自己的对错,只是他自己的选择而已。而对我而言,良知告诉我这样会让人不舒服,可管不住自己的嘴,还是说,这也要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