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第42则中,专门讲了如何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不过他所说的主要是新入职的老师怎样学习别的老师的经验,我倒觉得活到老学到老,即使是已经工作了将近20年的我,向其他老师学习的也有很多。比如学习我校朱老师的快速讲课法,然后腾出时间来让学生阅读和诵经典;学习聂秀芳老师细致入微的班级管理方法;学习张向聪老师环环相扣的讲解思路;即使是年轻的孙香萌老师,上课也是激情澎湃,值得学习……当然,我们不可能把别人的方法移植过来,因为我不是她,也许这种方法她用起来得心应手,我却适得其反。所以苏老的这句话是对的:“学习优秀经验,这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的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
记得在我原来工作的单位,也曾经学过洋思中学的高效课堂,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还有河北的衡水中学,我也曾亲身去体验过,虽然当时看的时候心潮澎湃,倍受鼓舞,但回来后却还是难以付诸行动。也许是我们下定不了决心,要求不够严格,亦或是定向思维在作怪,不管怎样,别人的拿过来却不见得适应。于是最终我们选择,个性发展,我已经记不得学校是怎样说的了,不过邓小平那句话是很正确的:不管是白猫黑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
所以学习别的老师,思想是关键,别人先进的教育理念能消化掉,再加上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