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期间,连续几顿大鱼大肉吃的胃肠不舒服,于是我想起了大炖菜。大炖菜是我最爱吃的东北菜,而且非常喜欢兴致勃勃地亲手做给家人吃。
我做大炖菜没有看过菜谱,纯属自己瞎琢磨。大炖菜的主料是白菜,粉条,冻豆腐,五花肉,非常适合天冷的时候趁热吃。
做大炖菜之前,首先要把冻肉提前半小时从冰箱里拿出来。同时,或者是更早的时候,把粉条放在盆里泡上,冻豆腐也从冰箱里请出来,放在盘子里缓上。在此期间,可以把白菜先切出来,再准备一些葱花、姜片,也可以准备一个尖椒。五花肉正常切片就可以了,至于粉条,泡软了之后如果太长,可以用剪子剪一下。大炖菜是一种不太在乎刀工的菜肴,葱和姜可以切的粗放一些。
这里的重点是白菜,白菜叶的部分断茬切成宽条即可,白菜帮部分,我一般是顺茬切成条,不知道饭店是怎么切的,我也从来没注意过。
至于做法就比较简单了。热锅凉油,在油还没怎么热的时候就把五花肉放进去,这时可以比较从容的放进一些十三香,肉不建议翻炒,可以直接放一些海鲜酱油,稍微翻炒一下立即放入葱姜,然后马上兑水。肉煮熟比炒熟好吃,反正我是这么感觉的。水量要适中,这个要靠自己把握了,太多太少都不好。太少了,粉条容易粘锅,太多了,味道不能恰到好处,而且形成浪费。兑完水之后建议放几勺盐,像我一家三口吃饭,我大约放四勺盐,然后将火开到最大。这时放盐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汤开的会比较快。
肉汤翻花之后,将已经准备好的白菜放进去,再依次放入粉条和冻豆腐,然后就开炖。这时可以在厨房或者是到客厅听听音乐,看看新闻,刷一刷小视频什么的。炖煮几分钟以后,这时热汤也已经将白菜、粉条和冻豆腐浸入了,可以翻一下锅,再炖个几分钟。因为汤越来越少,这时候不要走远,以免粉条粘在锅底上。大约再翻两次锅之后,锅里的东西都已经炖熟了,汤也剩的比较适量了,可以将事先切好的尖椒放进去。如果没有尖椒,可以在炖到中间的时候往锅里扔几个树椒。尖椒入锅以后,再放入适量的味素和胡椒粉,大炖菜就可以出锅了。
东北人冬天吃大炖菜有这样几个好处:一是营养丰富。白菜、粉条、豆腐都是对身体非常有益的食材。二是成本低。主料配料没有一样是普通老百姓吃不起的。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非常可口。我嘴馋的时候,主要想的是两样东西:一是我自己做的大炖菜,加上一盅50度以上的烧酒。二是水煮花生和啤酒。从来没想过任何山珍海味。
我曾经和儿子说过:世界上真正好吃的东西往往是最普通的东西。比如大炖菜,没有任何一样主料和配料是值钱的,但是却可以经常吃。一个人如果经常吃山珍海味,胃里肯定是受不了的。
由此我也想起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路过黑河,她也是我国第二位女性副总理。当时的接待办为她准备了一些菜肴,但是她都不喜欢吃。后来大师傅用白菜、粉条、冻豆腐炖了一盆大炖菜,她却吃的很香,而且是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