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课堂上,刘老师多次讲到,以他的风格习惯,与来访者工作时,会多问对方“是什么”,而尽量少问“为什么”。
起初,对这两种问法的理解还不是太深刻。随着在心理咨询和日常生活中大量的练习和实操,才发现“是什么”和“为什么”确实存在很大的区别。这也不自然地成为我在心理咨询时的一种语言模式,甚至更成为我日常生活的表达习惯。
首先说说“为什么”。
当对方跟我们说了一个事儿,我们问对方为什么时?很可能会向对方传达这样几层意思:一是我不太同意你的这种看法或想法或做法,所以要问问你为什么?这表明你的意见和我的意见是不相符的。二是我觉得你说的这些不正确,所以要问为什么?总之,为什么的出现?意味着很多的否定意味在里面,很有可能会让对方听着不舒服。在心理咨询中,来访者听到为什么后,极有可能拒绝回答。日常生活中如果这样和孩子交流,孩子也有可能会回答:不为什么,就这样!话语间也反过来透露着一种对抗的意味。这就是“为什么”带给他人的感觉和结果。
再来说说“是什么”。
是什么让你决定买红色的铅笔盒呢?是什么让你喜欢猫而不是狗呢?是什么让你决定回家后先休息半个小时再开始做作业呢?等等。类似这样的问话,会给对方什么样的感觉?这样的问话里带着一种好奇的态度,传递的信息是:对于你的行为或想法,我仅仅就是想知道你这么做的原因,仅此而已,而没有自带评价,更没有隐含否定或批评的意味。这样的问话通常不会带给对方不舒服的感觉,因而对方更愿意回答。他会觉得这样的问话是安全的,因而自己的回答也会是安全的,不管我回答什么,你都不会批评和否定我。毕竟人最怕的就是别人的否定,人人如此。这就是“是什么”带来的感觉和结果。
故而,说话是一门技术活儿,语言则更是一门艺术。不同的用词,引发完全不一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