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在青山脚下的坟地里静静地躺了近48年。
父亲幼时失父,在奶奶含辛茹苦的拉扯下,与伯父、姑姑一起长大,贫困家的孩子善良少语,不善言谈的父亲曾作为一名铁道兵,入川修铁路。后退伍回到大庙白云峰防空哨,不久成为大庙林场的一名职工,这些都是我母亲讲给我的。
父亲在家庭为他的婚姻大事操心的时候,遇到了我的母亲。或许是母亲的一双麻花辫,或许是母亲的一股坚毅的韧劲吸引了父亲,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虽然家境贫寒,但母亲对父亲没有嫌弃。
婚后的父亲对家庭万般照顾,每周下班后都要冒着星光与月色,从林场到浒江。带着自己都不舍得吃的包子馒头,只为给孕期的母亲打打牙祭。
我的出生给家里带来了非常多的欣喜,父亲抱着我,他一定面带胡茬地亲过我,不知有多少遍,有多么的温柔。他一定会有憧憬,憧憬着拉着孩子的手,走过浒江村的大大小小的巷子,听着漫山遍野的莺语燕歌……
父亲虽为弟弟,却是家里做主的人,无论是在姑姑的婚事上,还是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都有自己的主见。父亲细心地处理家里的关系,对奶奶孝顺,对妈妈呵护,一切都井然有序地生活着。
在我出生后的又一个秋季,那天,应该是没有月亮与星光。下班后的父亲,见天色已晚,想到再回浒江会打扰母亲,于是决定在林场住下来,于是他敲开了他一同复员的战友家。这一晚,父亲应该是有满身的牵挂,惦记着在家的我们,但谁也没有料到,父亲这一觉,竟然再也没有醒过来,无声无息地……
哺乳期的母亲悲痛欲绝,奶奶的泪再次干涸,灾难又一次降临在我们家,但母亲用她的坚毅扛起了抚养的重担。
自打我懂事时起,我对青山脚下父亲的坟墓就有无限的渴望,每次从那里经过,我常满含泪水,想想我的父亲此刻定然也是满眼是我,满满的慈爱。
传说中元节这天,地宫之门会打开,鬼魂会回家和他们的亲人团圆。自从懂事时起,我心里对中元节就再也没有恐惧。而如今,人近中年,历经过许多的悲欢离合,生死哀痛,渐渐懂得,那些使人害怕的鬼,都是人间他人朝暮想念的人。
中元节,想我的父亲了。
此文,以怀念我的父亲。
哀痛,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