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韦安
近日,一篇名为《我叫范雨素》的文章突然在网上引起众多关注,作者名为范雨素,一位来自社会底层,携女独自在北京打拼的育儿嫂。范雨素将写作的目的回归到最原本纯粹的记录生活,没有刻意迎合,她用洗练的语言和诚挚的真情俘获了一大批读者的心。范雨素会火是时代背景造就的,她的文字里有我们当代人所需要的温度。
范雨素说:“一个人如果感受不到生活的满足和幸福,那就是小说看少了”。
可我看过那么多小说,却依然感受不到生活的满足和幸福啊!
在被检查出轻度抑郁的日子里,看了余华的《活着》。过去一直被告知,生活具有两面性,幸与不幸各执一端,但对于倏忽间从地主少爷沦落到中下贫农,又从烽火战场死里逃生的福贵而言,生活总是在看似好转的节骨眼上触不及防地给他致命一击,他的存在仿佛是为了见证一场又一场的不幸。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的意志。没有刻意浓厚的渲染,余华以心如静水的语气将这个沉重的故事娓娓道出,字里行间吐露着无法言说的苦楚和历经人世沧桑后的超脱。福贵的不幸与韧性的两个极端,催生出内心深处的强大意志,从而意识到生活对我们其实足够仁慈。
小人物,大世界,范雨素的文章在这一点上和余华有些许相似。范雨素的走红并非意外,首先她代表的并非个人,不论是居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者,抑或是在大城市摸爬滚打的有志青年,每个人都能在范雨素过往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其次,基于环境造势和不凡经历,加之个人独特的思考,产出的内容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同时,“农民工”的身份既满足媒体争议的话题性,又能满足大众消费的口味。共鸣、猎奇、话题性,这篇文章的走红似是必然。
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质朴真诚,很能打动人。我不否认积极的文字能给人以力量,但这力量却并不足以改变你现下的窘境,换句话说,小说所带来精神层面上的短暂性富足无法使生活如预期般一帆风顺。
曾有评论说,“觉得生活艰辛难受的时候,多看点小说,这样心里的不快会随着情节深入被填满,难过的事便也不觉得那么重要”。没错,究其代入感的特性,小说很多时候给艰难的现实生活带来些许安慰,我们习惯在书中世界短暂地逃离生活中的不如意,将自己代入主人公命途多舛的生活,随着情节起伏,感同身受地流泪或悲伤。有时看小说中的人生百态或许能帮助我们在困惑和迷茫中找到答案,内心虚弱的人总希望从外界获取能量,期待在自我放逐中问题能迎刃而解,而一旦他们从书中不现实的梦境中脱离出来,就会发现想象毕竟只是想象,无法代替行动在现实生活中造成什么实际影响。
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现代社会里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认可,渴望成功,范雨素的成名毕竟只是个例,单靠假想别人的成功并不能给你带来现实中的满足感。将自己寄养在别人的生活里,一味地从外界获取能量只会迫使自己陷入间接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无所作为的怪圈。
希望你能明白,一个人内在的硬核能量只能来源于自身,如果缺乏行动力,看再多小说,也不会为你迎来一个美满幸福的明天的。
b��h7�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