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大顺
图| 网络
当妈的都有这种感觉,当孩子发出mama的音,给予你身心灵的冲击和感动是难以言喻的。
全世界对妈妈的称谓音都很相近,这源自对人类其实都来自同一祖先的考证,语言自然集体受祖先的影响;二来mama这个发音是唇音,是婴儿基于哺乳的需要可以发出最简单的声音(其次就是baba),最后被引申为为母亲的含义。
无论妈妈这个称谓是如何来的,它对于女性的影响,堪比多巴胺!
都说爱情的感觉其实就是因为在热恋期,身体会分泌另外一种激素——多巴胺(dopamine),给人甜蜜、幸福的感觉。妈妈这一称谓其实也恰似这种感觉。
十月怀胎,我们见证着宝宝从一颗受精卵经过神奇的转变,成为小婴儿。我们撕裂的痛苦中,他们降世。接着经历无法量化的辛苦,从第一次哺乳、无数次夜间醒来、第一次替宝宝洗澡等等。还要经历宝宝可能会遭受的小病痛:宝宝黄疸,妈妈跟着揪心;宝宝顽固湿疹,妈妈各处寻医问药。但当宝宝注视你时面露的笑意,你辛苦的感觉在那一刻消失殆尽。
这种治愈性的感觉,在宝宝无意喊出mama这个音节后,到达顶峰!
成为母亲,生活似乎要面临一次完全的重组和规整。任何关系都要经历前所未有的调整,因为有了宝宝,与丈夫的关系多了无数的挑战,无数次心里想“怎么觉得这孩子是你亲生的么?怎么有了孩子您老人家依旧过的和单身似的”。最糟糕的状况就是婆媳之间,因为育儿认知上的分歧,一改生孩子前互相谦让的局面,针尖对了麦芒。有多少妈妈在看到婆婆荒谬的举措,忍不住想咆哮:这孩子是我的,请你滚粗!
其实还有一种酸楚,就是对自己的否定,像魔咒一样死死锁定了你。孩子发生些许异样,你比人都责怪自己、讨厌自己,抱怨自己为什么这么没用,让宝宝遭受这样的痛苦。尤其是为了宝宝,爱吃的食物,你碰都不敢碰。有时候实在忍不住,满足一下口腹之欲,结果宝宝发生了严重的过敏。那时候你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大嘴巴子!
一地鸡毛,已经形容不出当了妈妈之后的混乱;万箭穿心,也无法言喻你的心痛。
如果此时,当你的宝宝宛然一笑,或是发出mama的呼喊,再多的烦恼在那一刹那烟消云散。
妈妈们,也许你们此时真的辛苦。每天严重睡不够,时刻活在焦虑中,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但宝宝真正依赖你的时间其实只有上学前的几年。每个人在有了朋友,有了自己的社交圈之后,妈妈的怀抱只不过是我们偶尔才会停靠的港湾。
而不管孩子在什么年龄,一句“妈”仍旧能让我们精神抖擞,就和鸡血似的,仍能为了孩子冲锋陷阵。
孩子们,请多多呼喊你的妈妈。因为对他们来说,幸福就是指一句“妈妈”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