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中贾雨村听信葫芦僧的话而乱判了葫芦案,甄英莲的可悲身世至此雪上加霜,才离狼窝又进虎穴。那么甄英莲这一悲剧人物在红楼梦中有何更深层的社会意义呢?曹雪芹要通过甄英莲告诉我们怎样的一个社会真相呢?
当街打死人命,凶手有名有姓,案情简单至极,雨村即刻要发签拿人。在这时间,如果凶手是一般的小家地主,雨村发签拿住了凶手,绳之以法,还社会以公道,上报朝廷,下安黎民,朝廷赞许,百姓称颂,自己也当了回贾青天,这真是个最好的结局了。但这个结局没有出现,案边的一个门子一张护官符改变了剧情。他贾雨村当不成清官了,并且必须当昏官,没有选择。
贾雨村第一次当官,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终致被上司作成一本,龙颜一怒,官做不成了。这第一次做官给了贾雨村一个教训,那就是,才干,贪酷都不是事儿,恃才侮上,同僚关系,皇帝的脸色才是官位的保险绳。因此,此后在见林如海,见贾政时的礼节周全,谦卑恭顺与此前与甄士隐交往时,疏放狂傲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什么是习惯,什么是礼节,唯有亲身经历,吃堑长智才能改变一个人。
所以第二次做官时,贾雨村变了。如果说第一次做官,他贾雨村是靠自己的才能考取的官职,那么第二次做官,他贾雨村靠什么得到的官位?靠的是关系,门路。没有林如海的推荐,贾政也不认得他,贾政不从内中协助,皇帝也不会让他复职候缺。
这贾家有恩于他,且地位又高于他,如果他贾雨村秉公办案,一些草民当然会喊几声贾青天,但他贾雨村可能官位就此不保。你看薛蟠不就是去找他姨夫贾政了吗?贾雨村有了第一次的教训,又有了门子护官府的提醒,除非他不想做官,除非他想让百姓喊几声贾青天,他才会秉公执法。
有人可能会说,如果这个案子没有碰到贾雨村手里,是别的什么人做官来审这个案子,结局会怎样?我说,还是这结局,因为有门子有,有护官符在,任谁也脱不了这张社会的大网。又有人说,历史上不是有包青天吗?对不起,历史上有包拯,戏台上有很多包青天,且这些青天很可能是贾雨村第一次做官的样子,后来天变了,青天不是经常变成昏天吗?有时候还会下雨,下雪,变黑,没有星星和月亮呢!
回到开头,在这样一个官官相护,谁势大谁有理的社会生态中,像甄英莲这样草民的悲剧怎能避免?真应可怜。像冯渊这样的小地主也只能自认倒楣,自恨逢着冤家了。
由此看来,贾雨村的枉法是不可避免的,这正是《红楼梦》以小见大写法的典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