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
这首通俗易懂的小诗,很多人读过,甚至会背诵。学贯中西的教育大家陶行知先生,为何要写这样一首小诗呢?
如果你读读他写于1931年的《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相信就能找到答案。相对于诗歌中反复出现的“小”,先生毫不夸张地提出,“小孩子是再大无比的一个发明家”,“把一个世界看得水晶样的透明”,“他能把您问倒”。在孩子的世界里,没有小事。如果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看、去听、去想,就很难理解小孩子的世界。所以他说,“我们必得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的确,如果走不进学生心里,教育就没有真正发生,又能期待什么好的结果呢?
教育之于儿童,应是滋养生命的阳光雨露,而非压制个性的风刀霜剑。面对那些简单粗暴、走不进儿童心灵的所谓的教育,先生以笔为剑深刻警示人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他的话,值得每个从事教育的人去重新审视,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了谁。
在1934年《生活教育》创刊号上,先生制定了大众从事生活教育的七个新原则,第6条即“从轻视儿童到信仰儿童”。信仰儿童,不是为了矮化教育,而是为了真正理解、尊重儿童的个体生命,以平等的姿态与儿童对话。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真正的教育,就是这样返璞归真、有心无痕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