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陪孩子住院,头脑里老是蹦出来《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的经典语录,特别是有关习惯的那句话--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
习惯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东西,既可以用来自我保护,让人很快的适应环境;也可以让人不断进步,不断奋进;也可以让人甘于平庸,终日碌碌无为!
习惯这个东西是人和动物都有,人人都会的事情。心理学上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以及“电击小白鼠”实验都说明了这一点。
因此,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孩子的“习惯”行为甚至比我们成人更快。
孩子第一天入院的时候,怎么着都不让上楼,一说上楼就嗷嗷大哭,乱踢乱弹。
后来护士带他去扎针,喊叫的声音贯穿整个楼层,出来的时候,还生气的大叫我的名字,哭的上气不接下气。很快整栋楼层都知道今天来了个哭闹不止的小朋友,一直闹着回家。
可是这个小朋友从最初的哭闹不止,到慢慢习惯,也不过是几天的时间。开始的时候,一直让出去,后来慢慢的在病房内也能玩好长时间,今天出院的时候,竟说我们去医院吧。
开始护士扎针的时候,每次哭的撕心裂肺的,满头大汗的回来了,后来扎针,也平静了很多。
大人也是一样,第一天的时候,我自己也感到很恐惧,听着孩子的哭闹,忙着不断的检查,内心觉得接下来的日子该有多煎熬啊?
开始的时候,孩子每次扎针,我心里也很揪心,总会在外面等着。每次都希望针能用的时间长一些,滴的很慢了,也不舍得拔掉。慢慢的,我也放松了不少,别的孩子能扎针,我们的也一样可以;如果孩子扎针的痛苦都不能承受,那将来他能做什么?
第一夜的时候,70公分,一米五的小床,再加上病房内孩子不停的哭闹声,我几乎一夜没睡。后来又困又累,再加上慢慢习惯了,半边身子在外面也能呼呼大睡。
虽然这段时间,生活的非常煎熬,好在前段时间的不抱怨活动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让我得内心强大了很多。心情平静,当问题出现的时候,也会想办法去解决,去面对。
只是偶尔看到读书群里的朋友一直在学习,在进步。自己内心少有恐慌,觉得自己好像落后了很多。生怕好不容易坚持的简书分享,读书习惯以及有声阅读会荒废了。不过一到家就赶紧想要继续坚持分享了。
由此感叹,习惯真是一个可怕的东西。他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左右着我们的行为。也许“温水煮青蛙”就是这么慢慢习惯得来的。
俗话说:“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而习惯这种东西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可以打破的,可以改变的。如果你想要有好的人生,想要有不一样的生活,就努力的让自己有好的习惯吧,从现在开始行动,并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