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北京
  • 从「倾听」与「闭嘴」开始的教育智慧

    育儿之道,在于修己而非修人 清晨共读《孩子忽然不笑了》,书中的一个核心观点点亮了我们的讨论:真正的倾听,必须以理解孩子为基础。否则,我们听到的只...

    0.3 29 0 1
  • 应对拖延:从自我修心到理解孩子--《孩子忽然不笑了》》

    一、认识拖延:看见真相即开始解脱 拖延的三大核心根源 1. 思行失衡(想得多做得少) -过度思考陷入自我设限的循环 - 关键认知:大多数...

    0.3 21 0 1
  • 《道德经》第十二、十三章线下共修总结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所以,直译过来是: 像珍视自身一样去珍视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像爱护自身一样去...

    0.5 33 0 1
  • 共读《道德经》第十二章:在生活的烟火气里,找回"为腹"的智慧

    "每周五的共读会,不只是读书,更是读彼此的人生。" 周五,刚到工作室,一群人的笑声已经漾满了屋子,吃的喝的喷的聊的,这哪里像是严肃的经典研读会...

    0.8 28 0 2
  • 以无为本,以反为动,以弱为用

    一、生活中的有与无:处处都是道的显现 1、器用之美:无之以为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茶杯:陶土为"有",中空为"无",正是这空...

    0.3 28 0 1
  • 道德经十章十五章总结

    道德经第十章以一连串追问直指修心核心,第十五章则刻画了“善为道者”的鲜活面貌——两相映照,不仅回答了“修什么”,更勾勒出“修成何样”。 一、身心...

    0.4 47 0 2
  • 他人是镜子

    将他人视为“镜子”与“陪练” 您与他的相遇,绝非偶然。他像一面精准的镜子,照见了您内在某些尚未完全坚固的部分,比如对认可的渴望、被侵犯边界时的情...

    0.9 30 0 2
  • 转化

    将问题从“他如何不对”转向“我为何如此反应”,这是真正智慧的起点。 一、 根源剖析:为什么我们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这种行为模式,通常是以下...

  • 边界(二)

    如何建立圆融和通的边界。 这不再是简单的“如何反驳他”,而是“如何修炼自己”。这种思维的转变,本身就是走向“圆融” 一、 心法篇:理解“圆融和通...

个人介绍
教育心理学硕士,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生涯规划辅导师,省骨干教师,学术技术带头人。专职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