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共读孩子越来越偏执,我们触及了一个核心议题:偏执并非孩子的本质,而是关系中的信号。 它提醒我们,孩子的"固执"背后,往往藏着未被理解的体验、未被接纳的情绪,以及需要重新审...
早晨共读孩子越来越偏执,我们触及了一个核心议题:偏执并非孩子的本质,而是关系中的信号。 它提醒我们,孩子的"固执"背后,往往藏着未被理解的体验、未被接纳的情绪,以及需要重新审...
育儿之道,在于修己而非修人 清晨共读《孩子忽然不笑了》,书中的一个核心观点点亮了我们的讨论:真正的倾听,必须以理解孩子为基础。否则,我们听到的只是声音,而非心声。 那么,如何...
一、认识拖延:看见真相即开始解脱 拖延的三大核心根源 1. 思行失衡(想得多做得少) -过度思考陷入自我设限的循环 - 关键认知:大多数问题是想出来的,而非真实存在的...
"每周五的共读会,不只是读书,更是读彼此的人生。" 周五,刚到工作室,一群人的笑声已经漾满了屋子,吃的喝的喷的聊的,这哪里像是严肃的经典研读会,分明是老友们的每周团聚——只...
一、生活中的有与无:处处都是道的显现 1、器用之美:无之以为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茶杯:陶土为"有",中空为"无",正是这空无之处,才能容茶汤润喉。 房屋...
今晚的《道德经》聚会,大家围绕着“功成身退”、“持盈戒满”这些话题,碰撞出不少火花。一起回顾下那些触动点吧: 1. “退”的时机?心安即信号 “功遂身退”,啥时退?为啥退? ...
将他人视为“镜子”与“陪练” 您与他的相遇,绝非偶然。他像一面精准的镜子,照见了您内在某些尚未完全坚固的部分,比如对认可的渴望、被侵犯边界时的情绪反应。 真正的修炼,不是战胜...
道德经第十章以一连串追问直指修心核心,第十五章则刻画了“善为道者”的鲜活面貌——两相映照,不仅回答了“修什么”,更勾勒出“修成何样”。 一、身心合一:从专注到自然在场 第十章...
1.当我停止天南海北的学习,开始静下来践行的时候,学习好像才开始。 一个朋友的话,深受触动,我以前也是知识的学习,践行不足,生活中总是会觉得有很多的委屈和怨气。 今年的重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