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晴
25日上午,微信群聊中有人分享文章,传播杨绛先生去世的消息。转载这个消息的公众号没有多少影响力,也并非专业大牛,我有点怀疑,几个很信任的公众号都没有发布,就更确定是谣传了。前几天还到处散播杨绛先生病危的消息呢,最后还不是辟谣了。我信誓旦旦地说,这些人都在借着杨绛先生的名号争头条。朋友圈着实锻炼了我的质疑精神,活在谣言四起的朋友圈真难过,关闭至今半年有余,我几乎没有错过任何重磅消息,因为有一种朋友圈叫群聊。
下午,我真的是被一巴掌打醒,我宁愿还在梦中。官方证实,5月25日凌晨一时十分,105岁的杨绛先生与世长辞。“那个怀念着‘我们仨’的、‘走到人生边上’的老人,回家了。”她是追寻丈夫钱锺书和女儿钱瑗而去了。
当晚决定,明日一定要去杨绛先生非常喜欢的清华大学老图书馆。能称之为“先生”的女性凤毛麟角,杨绛先生当之无愧。曾经《我们仨》用温情、有趣打动我,又将一个人“打扫战场”的落寞和孤寂引我心伤,《走在人生边上》坦陈“90后”老人对命运、生死的思考,让我难以释怀。我就是想看看,无法克制。
看什么呢?
进入清华,打听到老图书馆位于大礼堂北面,我走走停停,午饭后,终于见到这座花容半掩的旧式红砖四层小楼。楼前几株枝繁叶茂的老树,青翠欲滴的爬山虎越上楼顶,隐去窗口。倘或没有见到前面的指示碑,应该很轻易地就与它擦肩而过了吧。
为了缅怀杨绛先生这位老校友,老楼也与以往不同,却依然低调。25日晚,几百名清华师生聚集在楼前,悬挂先生的照片,将蜡烛摆成心形,敬献鲜花,表达哀思。26日凌晨,老楼两旁,飞起1000只纸鹤。照片旁书写先生译自英国诗人兰德的诗,这也是先生的心声和人生的写照。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我不记得先生最喜欢的位置,就选了一个靠窗的角落,默默记下桌椅的厚重,以及宽大的被爬山虎隐了一半的拱形窗户。端坐在老图书馆中,重温先生的《我们仨》。这是我特意带在身边的,也许杨绛先生并未在此构思、创作这本书,我固执地认为她最喜欢的图书馆和“我们仨”更配。
扉页有一张三折纸,影印了杨绛先生四首诗作的手稿。因为纸张太长,与书页尺寸不合,被读者翻多了,边缘卷起两道深深的折痕,任我如何摩挲都未能将其抚平。然而,展开又有什么用呢,能保持多久,下一任读者也许无意间翻开就又添了新折痕,索性保持现状。
对待杨绛先生亦如是。
网络上纪念先生的热潮此起彼伏,更有各种所谓“杨绛语录”和手稿流传。很多缅怀先生的人并不都认识她,仅仅是受了缅怀文章的感染而感伤,其间的真情不必细究,不过有人不哭不伤理所应当,何必跟风?先生“和谁也不争”,也不屑与人相争,她自不在乎世人对她的缅怀和纪念。先生爱大自然和艺术,也做到了“男在先、女在后”,送走了挚爱的丈夫和女儿,如今生命之火萎了,“回家了”,请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