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山水名胜中,山的名气略为寂寥。即便是四大名山(罗浮山、西樵山、鼎湖山、丹霞山)亦不过尔尔,它们对地域文化的影响也微乎其微。而南粤的水则特色鲜明,影响深远,深刻地影响着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人的思维方式和处事心态。
与罗浮山共享“南粤名山数二樵”之美誉的西樵山,没有泰山的壮观与惊险,没有黄山的雄奇与瑰丽,也没有庐山的飘逸与浪漫。曾记得,与西樵山相遇的那一刻,没有电光火石般的震撼和叹为观止的折服,但有一种荡涤了灰尘和焦虑的宁静与清凉。那是循着徐徐清风、涓涓细流,仿佛沉入自然大化后所带来的清爽和澄澈。山光水色密密地包裹着、渗透着、洗刷着我的五脏六腑,顿时,内心一片晶莹剔透,如吃了人参果,每一个毛孔都滴着惬意与舒坦。
“水”是西樵山的魂。西樵山是海底火山爆发而形成的,构成西樵山山体的岩石主要是复杂的火山岩类,火山岩石节理发育,裂隙洞穴纵横,里面充满潜水,从而形成众多水景。到处是泉眼,终年清流涓涓,峰峰有瀑布飞溅。正所谓“山里有湖湖里有山,水在山中山在水里,云深洞阔瀑如潮”。据官方数据统计,整座西樵山有16个岩洞,232个泉眼,28处瀑布,山顶有3个天湖。俯仰之间,满眼都是湖、潭、泉、涧、池,它们成为镶嵌在层峦叠嶂中的明亮之“眼”。湖有水色山光之壮美,潭有绿波闪耀的纯美,泉有小家碧玉的静美,而涧则有潺潺流淌的灵动之美……
《九曲溪》
湛若水(明)
九曲涓涓始滥觞,潆潆恰似九回肠。
江湖一念能忘得,曲曲须倾一百缸。
《铁泉》
霍韬(明)
插头黄花秋老时,铁泉一听一回思。
蛟龙不爽铁泉梦,膏泽涓涓出玉陂。
《天湖亭杂咏》
何维柏(明)
独坐山亭独自歌,月明歌罢枕藤蓑。
夜深翻忆十年事,学海其如孟浪何。
明代理学大师湛若水的“九曲溪”在西樵山的石燕岩洞内,霍韬的“铁泉”则在西樵山中部锦岩铁泉峰之下。而何维柏干脆就在深夜里呆坐在西樵山山顶的天湖亭里,对着天湖与明月独自吟咏,一遍又一遍地翻忆着自己十年的宦海沉浮。十年中,他经历了人生的起落沉浮,遭遇了生命中最大的打击与侮辱,但依然不改其“骨鲠”与“孟浪”的个性。因为,他知道,即使穷途末路,还可以回到家乡南海这个最后的生命据点,还可以归来西樵山,在自然山水中静养、疗伤。
每一次来西樵山,我都会先游西樵山的湖,因为湖是山的眼睛。爬山让我热血沸腾,而观水则让我沉静如水。记不清有多少次,我坐在山顶的梯级上,静静地欣赏着水面浩瀚的天湖,久久出神。湖面平静如镜,湖风习习,拂面而来,渐渐的一身的疲惫与浊气被洗刷、荡涤殆尽。
然后徜徉在清幽的山道小径,一路泉水叮咚相伴,一路泉瀑横泻,飞珠溅玉,或如悬河,或似银丝,或像鸣琴,大波小浪,时分时合。贮而成粼粼湖荡,动而成闪闪溪流。古人云:“谁信匡庐千嶂瀑,移来一半在西樵。”真是名不虚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