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在学术上走的远的人有一个共识:你要耐得住寂寞!这部分是由学术工作的性质决定的,学术发展越来做超出常识,即便同一个领域,不同分支的学者之间往往也难以互相理解,更不用说普通人,因此学术圈内往往读者即作者,有点“划地自萌”的意思。所以搞学术的人最好要有这样的自觉:想要凭借学术工作获得在一般民众中的声名,这是不现实的。既然没法获得名,那么利呢?这就涉及到学术工作的另一个性质,即在你得出最后的成果之前,你很难确知你的方向是不是真的走得通,在大多数情况下,你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最后却只是为后来的研究者排除了一条走不通的路。
正因为学术成果难于被圈外人理解,所以学术圈和一般民众之间总隔着距离,它默默的发展,很少产生在一般人中有轰动效应的新闻,然而前一阵子却因为和娱乐圈的暂时交集,使它引发了大范围的讨论,这就是著名的“翟天临不知知网事件”。翟天临事件能引起广泛的讨论,直接原因是他戳到了广大博士生们的痛点,引发了人们对教育中不公平现象的愤慨。但由这个事件反映出的学术不端问题,却远远不是一个有关个人奋斗的公平与否的问题,必须上升到学术研究的根基这个层面上,才能恰当评价学术不端问题的严重性。
学术界还有一个共识,现代学术研究的关键不在于某个超级大脑的突破性贡献,而在于相关领域知识的稳步积累,学术工作不再是少数天才专擅的艺术,而是一个学术共同体通力合作的宏伟事业。因此每一个学者开始其研究之前,首先要对相关领域其他学者的成果有一个概观,以至于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中就包含着写研究综述,综述是否能反映相关研究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研究所能达到的深广度。
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每一个学术论文撰写者往往会遇到这么一个问题,仅以我自己为例,当初我在撰写自己的毕业论文的时候,从知网上下载了相关领域的论文,论文下载好,打开来看,先瞅一眼目录,发现许多文章结构极为相似;再仔细一看,发现这些文章虽然表述方式不同,但内容却惊人的相似,花几倍的时间只收获了一篇论文的量。这还没完,更可怜的是有时候看完了几篇论文,结果发现只是某一篇的不同变形,然而就算是作为原型的这一篇论文,其论证也完全不合乎规范。这是学术不端的另一种形式,相对于抄袭,这种形式更加隐蔽,从而可以逃脱人们的指责。学术研究有严格的范式,范式的合理性保证了结果的可靠性,然而有的研究者或者急于求名,或者急于求利,忽略了研究程序的严格要求,根据不充分的、随意的资料得出结论,当这样的学术成果流入学术共同体,难免对后来的研究者造成误导。联系到我们说过的当下学术研究通力合作的性质,可以看出这类学术不端所造成的恶劣影响,这是学术共同体内部的腐疮,轻者浪费研究者的时间,重则甚至把研究者引入歧途,而最终受到损害的是人类的共同福利。
在《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中,莫顿分析过博学和原创之间的矛盾,指出博学有时候会压制人的创造性,社会学的重要奠基人孔德甚至说“就我而言,除了古代的和现代的伟大诗作,我不读任何东西。大脑卫生对我来说,特别是为了保持我那特有冥想的创造性来说,是非常有益。”,随着学术不端的扩散,我们甚至连真正的博学也难以做到,大量不包含真理因素的学术成果流传在学术共同体中,占用着学者们的时间去做辨别,长此以往,这种状况难免会变成学术的烂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