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选择合适的人
我还没做到人力资源,但是我还是知道要选个合适的人一起上班的。我们通常是两个护士一组照顾9-12个病人。对我来说,哪怕活很累病人病得很重都不是问题,就怕摊上个不会干活或是处不来的工作伙伴。比如我基友,昨晚一看今天早上的排班表各路牛鬼蛇神,直接请假,宁愿不挣星期天的补助。
和会干活的人一起上班就轻松多了,不光能把分内的事情做好,还能多出时间来处理别的琐事。前天晚上一起上班的小伙伴就很合拍,在我发现某病人心跳过速并怀疑房颤之后,他一个人处理team里其它事情让我专心处理这个病人,最后成功把人转到CCU静注地高辛,算是避免了一次可能致命的心脏病发。
2 选择合适的解释
刚毕业的小护士们十分喜欢把自己还新鲜热乎的知识科普给病人,然而有时候效果很一般。比如糖尿病,张嘴闭嘴就是“hyperglycaemia”“hypoglycaemia”,老头老太太听了一愣愣的,就直接说“high blood sugar”“low blood sugar”老人才能听得懂。同理,说“hypothermia”不如直说“low temperature”;说"cyanotic"不如直说"purple and blue"。
想想也有点小忧郁,上学的时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背下一大堆专业术语,结果工作了除了医护之间能用得上,和病人、家属沟通的时候还是要掰开了揉碎了用大白话讲。其实也很考验实力,毕竟你得很了解才能解释给比人听。
3 合适的态度
前一阵儿有点自暴自弃来着……心里想着反正以后打算转行做翻译,护士就随便啦。后来一琢磨不对啊:第一,目前还是护士的收入稳定,我靠当护士才能吃饱穿暖还房贷;第二,好多病例和医疗系统内部的运作还是当护士才能接触到,能给以后当翻译提供帮助;第三,就算为了将来简历上推荐人的好评语,也得好好表现给领导看…… 于是乖乖地继续当一个勤劳勇敢的小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