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的故事①——为啥叫扬州

      老马客居扬州十余载,从事旅游酒店服务行业,接待客人不计数。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喜欢这个城市。现已定居在这,分享我对扬州的发掘,分享你所要知道的扬州城。

      作为一个有着2500+年的老城市,这里的故事,我们慢慢道来。

      一、扬州名字的由来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被誉为“扬一益二”、月亮城。

          扬州, 江苏省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历史文化悠久,古称广陵、江都、淮扬等,有2500多年的建城历史,在古代扬州均为繁华地域,兵家必争。

        今扬州春秋时称邗,战国时称广陵,西汉时为江都国、广陵国,东汉至西晋为广陵郡,东晋分广陵郡为海陵郡、山阳郡,刘宋改南兖州,北齐改东广州,北周改吴州。

          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开皇九年),改吴州为扬州,置总管府,今之扬州才和“扬州”这个名称沾上了边;但还不能说享有了扬州的专名,这中间还有曲折。

          隋炀帝大业初改扬州为江都郡,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又改为兖州,六年(623)又改邗州,九年(626)才改为扬州,置大都督。一般而言,及至此时,今扬州才享有“扬州”的专名。但在唐玄宗天宝元年(742),一度又改扬州为广陵郡,诗人高适在唐玄宗至德元年任的官是“广陵(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兼采访使”。正是因为扬州改为广陵郡的缘故,直到肃宗乾元三年(760),又改为扬州,这才算定了型。

        二、总结一下扬州曾用过的名称

邗国(春秋)

广陵(战国)

荆国、江都国、广陵国(西汉)

广陵郡(东汉至西晋)

南兖州、东广州、吴州(南北朝)

扬州(隋)

兖州、邗州、扬州(唐朝至今)。

总共用过以下10个名称:

邗国、广陵、荆国、江都、南兖州、东广州、吴州、扬州、兖州、邗州。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三、最有名的诗词佳句

      作为一个底蕴如此深厚的城市,到此来旅游的你,怎么没不知道这些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诗句呢。游览美景和享受美食,感受民风民俗时,随口吟诗几句,那感觉是不言而喻的。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王昌龄《客广陵》

楼头广陵近,九月在南徐。

秋色明海县,寒烟生里闾。

夜帆归楚客,昨日度江书。

为问易名叟,垂纶不见鱼。

王建《夜看扬州市》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李绅《宿瓜州》

烟昏水郭津亭晚,回望金陵若动摇。

冲浦回风翻宿浪,照沙低月敛残潮。

柳经寒露看萧索,人改衰容自寂寥。

官冷旧谙唯旅馆,岁阴轻薄是凉飙。

李绅《宿扬州》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最后用一首扬州慢结束第一篇

扬州慢 - 关栋天

作词:姜夔

作曲:姜夔

淮左名都 竹西佳处 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

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

渐黄昏 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 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 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欢迎你到扬州城,老马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扬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蒲公英小诗一》 花开朵朵自多情,相貌平平世不争。四溢香浓居一处,红尘散落满天星。 《蒲公英小诗二》 不慕红花不羡...
    润苼阅读 713评论 6 10
  • 小时候,家里种了一大片的花生,每到花生丰收的时候,全家人都会忙碌,包括小孩子。嘻嘻,农村小孩子也要干农活儿,帮助大...
    邂逅若水阅读 743评论 0 2
  • 昨晚做梦,梦到自己诸事不顺。上班被炒,闲暇约朋友游玩被拒,就连满池塘的鱼也抓不住一条~~~梦中告诉自己,快快醒来,...
    被眷顾的约拿阅读 276评论 2 1
  • 在人一生的记忆中,越是久远的生活场景越是刻骨铭记,难以忘怀。尤其是到了饭点爸妈的唤儿声。 那时候,白鹿原上都是胡基...
    泰山寒梅阅读 1,774评论 16 41
  • 尼克·萨博 二战及二战之前的密码学家,多数都是高校的学者,且有很多是为政府工作的。 到了现代,涌现了众多另类密码学...
    灯下鼠阅读 1,100评论 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