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的第一天,送走了2017年,心中虽然有许多不舍与无奈,但是岁月的脚步谁也无法挽留,只能自己抓住时间的分分秒秒,一时不停地学习,才能对得起这流逝的日子,所以,我从今天起,争取每天坚持写读书感悟,相信一年以后,我会成为最好的自己!
今天,我按照计划,继续读书,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着重读的是“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艺术”,于老师列举了六个课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在课堂上,于老师解释了课文中的词语,而对“饱经风霜”一词,让学生展开想象,把车夫的脸刻画出来,用笔写一写,不到五分钟,学生们就写出来了!这个写的训练,一举两得,检查了学生是否读懂了课文,又练习了写人物外貌。新颖别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马背上的小红军》是于老师在书中多次提到的课例,他让学生续写课文的结尾,学生想象力很丰富,写出了陈庚同志埋了小红军,对他说,安息吧,你放心,我们不会忘记你的!并拔出手枪,对天开了三枪,枪声是那么响亮,那么感人!让枪声升华点出了主题!
《黄山奇石》让学生仿照作者写“仙桃石”、“猴子观海”的方法写“天狗望月”的图片,学生补写的兴趣很大!但是补写的内容必须是学生头脑中有的,或者是利用其他手段提供给学生,不能让学生做无米之炊!
《再见了,亲人》一课,设计朝鲜大娘,小金花,大嫂,与志愿军话别的写话练习,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以大娘,小金花,大嫂的身份写一段向志愿军告别的话。并让学生读文中的说的话,一一照应!效果非常好。语文教学一定要解决写得少的问题,让写占有一席之地!
学生学习语文是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但是以读写为主。“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我在语文课堂上,也经常让孩子进行“写”的训练,在教学“画风”这一课时,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并画一画,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画出飘动的红旗,胸前飞扬的红领巾,飞舞的柳枝,点头的小花,弯腰的小草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高了,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孩子的书写能力!
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一定牢记于老师的话,多让孩子动笔写一写,把读写训练做为教学的重点!相信学生会越写越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