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昭苏县教育局党委认真学习会议精神,确保全面、准确理解会议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围绕基础教育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建强师资队伍等重点工作,对标工作重心进行研究部署,确保教育系统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细。
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行书记校长“一肩挑”,教师县管校聘,完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建立学校绩效评估体系。通过先行先试、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层层推进,对各项试点工作成效综合分析,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实施,形成长效机制。注重对学生综合性、发展性评价,统筹抓好新时代德育、智育、劳育、美育、体育等工作,加快建设足球、马术、冰雪校园、艺术等特色学校,构建更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特色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技术学校与疆内外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扩大学生就业面,助推马术专业毕业生在疆内外企业就业。
紧盯教育发展短板,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联合县委编办、人社局等相关部门,深入各学校开展摸底调研,邀请专家团队对全县基础教育改革问诊把脉,梳理制约教育发展的问题短板、聚焦薄弱环节和突出矛盾,厘清下一步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形成昭苏基础教育改革一系列具体措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将第一中学、第三中学作为全县基础教育改革试点学校,通过先行先试、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层层推进,对各项试点工作成效综合分析,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实施,形成长效机制。
立足优质均衡,稳步提升教育质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模式。强化教研教改,优化学校联片教研活动、教学方法和手段,持续加强集体备课的效果和质量。紧抓教学常规不放手,持续推动有课堂有效性,加强教学监督和评估,注重每一个学生、每一堂课、每一个教案等环节、细节,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交流合作,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教学研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灵活采用公开招聘、免费师范生签约、西部计划志愿者、银龄计划、柔性引才、顶岗实习大学生、“组团式”教育援疆等途径补充教师。开展教师交流轮岗,推动人岗一致,组织教师遴选,确保师资均衡配置。抓学生减负提质,科学合理压实“双减”政策,加强作业质量监督,丰富课后托管内容,满足学生不同需求,以“牧歌昭苏 书香校园”活动为抓手,一方面紧盯晨读午练晚自习辅导,另一方面开展好各种社团活动,打牢学生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