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避仲夏突如其来的对流雨,我正坐在附近的电影院中,想和你们分享正刚刚遇见的一件极小极小,甚至有些微不足道的事。
在外出席完酒宴,我准备乘公交车在赶到约定地点。
过了红绿灯的某个站点,司机在停车打开车门后,突然冲下车跑向车后的某个方向。
车上的乘客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惊吓得沉默了一阵,随后渐渐起了骚动,有的乘客坐在座位上左右顾盼,有的乘客甚至冲到了后门张望。
好在司机很快跑回到了车上,拎着一个蓝色的小圆桶。
他带着抱歉的微笑为这耽误的一分钟和乘客们道歉,迅速坐上驾驶座,发动了公交车。
我坐在公交车的后部,留意了司机刚拎上来的那个小圆桶。虽然看得不怎么清楚,但以我高三晚自习吃了一年多爸妈送的饭的经验来看,那是一个保温桶。
这位司机还没有吃中饭。我下意识地点亮手机屏幕,已经是13:36了。
这条公交线路我很熟悉,因为它承包了我整整三年的高中时光。它的线路很长,从老区的外郊一直到达新区,而最近它又将路线延长了。
这位司机想必是交接班时还没来得及吃午饭,即使家中送了饭,也许还得等到车到达终点站,在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中草草解决午餐。
思及此,我被这小小的细节感动到,所以记着它想放大来和你们分享。
其实每天,无论是艳阳高照、狂风暴雨或是华灯初上,我们顺着匆匆的人流回家,只为那一口熟悉却还是一生想念的家的味道。
但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逆着人潮走上他们的工作岗位,准时披着阳光或披着星辰,风雨无阻地在社会机器的某一个部分作独一无二的齿轮,却难得准时出现在家的饭桌旁。
有的人为了减少人们夏日中午炎炎烈日下交通堵塞带来的煎熬,尽力地挥舞着手臂、铿锵地转体、坚定地吹哨,将汗水和燥热留在警帽沿、领口下、肩章旁,直到太阳由日中变成西斜才吃到一口放凉的饭菜。
有的人为了准点配送美食,尽量满足人们按捺不住的口腹之欲,提早两个小时解决一天中的每一餐,在有限的时间内为自己补充足够能量,以承受高强度的外卖配送工作,为人们送去温暖的充实感。
有人为了提供优质而及时的服务,将热腾腾的幸福由厨房传递到餐桌,希望人们都能以充满期待而安心的心情对待每一道精心挑选又精心烹饪的菜肴,而让出自己的就餐时间,将它推到两餐中的空档。
他们的一日三餐的目的更多的是习惯和饱腹,难以称之为我们对食物的享受。
是美食本身的魅力盖过了我们对创造它、传递它、为追逐它的人畅通道路的人们的关注了吗?
世间最让人流连忘返的风物中,定是有人和物共同交织的情感的。如果说是因为家,才有家中食物的温暖;那么也正是因为他们,我们才得以在社会的正常运转之余去细细体会那一盅佳肴。
我想是时候将他们也纳入食物美好的一部分了,有他们奉献自己的浅浅体会,才有我们深深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