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之道,恶都是在应物之际产生的,是那些天理背后夹带私欲的结果。比如困了睡觉是基本愿望,但是你想睡在一个奢华的房子里,这就起了恶念。我们的心里,和物体本身其实都没有善恶之分,真正有善恶的,是意念。而驱动这些意念的,无非就是好色,好利,好名之心。每个人都在胡思乱想,都想发财,也更害怕失去,这其实都属于非分之想。
拿他自己举例,他曾经想当一个军事家,想功成名就,想当一代圣贤,其实这都是私欲,也是贪欲,这些东西最终会遮蔽掉你的良知,让你不知道该如何办才好。相反,后期的王阳明,不再争名夺利,他只关注自己的内心,做他认为最该做的事,反而平定宁王之乱,平定江西和广西,立下了大功。
按照王阳明所说,我们不要去想太遥远的未来,只要立足当下就好。这样你才能够恢复心的本性,但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些人都是想明白了一切,所以才能如此开脱,其实他也已经有了远景的谋划,比如曾国藩,你能说他没想过如何明哲保身?肯定不会的,王阳明也一样,最后他把宁王交给张勇其实也是明哲保身。所以我们只需要学王阳明的大智慧,这些牛角尖就不必钻了。天下之物本没有善恶之分,完全要看对你有没有用,有怎样的作用,对你有好处就是善,对你有坏处就是恶。一直被人说成是唯心的王老师,突然变成了唯物主义者。
当你给东西贴上善恶的标签的时候,其实你已经被他干扰了,比如你喜欢人民币,那这东西肯定就是善,你已经被人民币所奴役了,为了钱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而你不喜欢中国股市,那么满眼看到的都是他的问题,根本看不到他的优点。自然也就错失了很多的机会。正确的态度是唯物论,客观的看待一切事物,有利有弊,有善有恶,这样你才能感受更加平静的内心。排除了善恶的念头,才知道怎么做是对的。做好自己的事,做好当下的事,好结果才会如约而至,而如果总是患得患失,思前想后,结果偏偏是当下的事没干好,那么自然也不会有好报。万事万物有因必有果,你现在的问题,都是之前的一些事情没做好,比如中年危机,一定是年轻的时候没努力,身体垮了,是年轻的时候没管住嘴,单位里遇到小人了,肯定是你得罪他了。所以王阳明告诉我们,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这个道理肯定是对的。
四句教的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这就是王阳明的人生观,所谓人生观,就是你的人生应该是什么样的,你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王阳明的人生观就是人人皆可为尧舜,也就是大家都能成为圣贤。他跟弟子开玩笑,你看到满大街的圣贤,那么你也就是圣贤,圣人在古代是一个稀缺称号,甚至比皇帝还稀缺,王阳明把圣贤搞成了批发市场,当然让很多人表示不满,他经常鼓励弟子的方式就是,你们胸中都有圣贤,只是你们自己不知道而已。每个人都有良知,而圣人之道,其实就是运用这些良知,如果自然达到的就是真的圣人,勉强达到的是贤良,死活达不到的就是笨蛋。
这背后还隐藏着一个人生观,那就是人人皆圣贤,人人皆平等,谁也不比谁强,谁也不比谁差,这话老百姓肯定爱听,但统治者和士大夫肯定反感,这也是王阳明在正德和嘉靖不得重用的原因。而他自己虽然弟子无数,但是他也主张平等讲学,而不会居高临下。
他经常告诉弟子,心学是让人自信的学问,而自信的基础就是自尊,成为自尊的人,就要独立思考。那些传统权威,也要去粗取精,他主张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这在当时的儒家社会,是非常不容易的,甚至有大不敬的意思。
比如在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朱熹解释是这个亲民写错了,应该是新民,新旧的新,朱老夫子认为,弃旧图新。让人民有新的认识。而王阳明说,不对,就是亲民,要爱护天下百姓,你得真心对她好。你不喜欢别人强迫自己的意志,就不要去强迫别人的意志,当人有了自尊之后,也就形成了良知,于是这时候他就不再是附庸,而变成了有理想的人,王阳明称之为狂者,疯狂的狂。
王阳明在平定宁王之乱后就开始受到很多的责难,有人抓住他的一些小错误不放,而他的弟子都为他鸣不平,认为这是有人羡慕嫉妒恨,王阳明到很平静,他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这就是狂者心态,一心一意只关注他的理想,这就是他内心的良知,所以他说,有些人一旦有点成绩就害怕犯错,希望做个完美的人,但王阳明说,不要玻璃心,犯了错误改正就好,这才是圣人之道。这也是我们能够理解的自尊。其实很多人特别害怕别人的看法,说白了还是不自信,这是因为你认为你就比别人低,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心态,举个例子你如果有了子女,你会在乎他们的想法吗?其实很少爹妈会顾及孩子的感受,这就是因为你比他们高,本能的认为小屁孩懂个屁。而到了社会上,由于混的并不怎么成功,所以这种心态就消失了。王阳明的后期,也是如此。他的思想已经不必得到庙堂的肯定了。所以自尊其实来源于实力,你能不能拥有这份自信,能不能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能力。你不靠别人吃饭,甚至你在给别人饭吃,当然也就不会在乎这些人的观点。
每个人的态度都应该是自尊无畏,而人生的目的这应该内圣外王,这是儒家的一个思想,意思是内有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说的更朴素一点,就是内外兼修,内心和表现是一致的。其实儒家主要就是看不上那些表面道貌岸然,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家伙。还有很多人,虽然个人道德很高,但是却没干成什么大事,比如孔子,他的功业乏善可陈。内圣外王割裂开,都会有问题。而真正做到内圣外王的,自古以来少之又少,明代也就一个王阳明,清代也就一个曾国藩。既有孔孟之道,也有不世之功。
王阳明对于道德也有自己的认识,他说道德就是按照你的良知指引并随时变化的,打人是不对的,但是为了救人,别说打人了,杀人也无不可。欺骗更是如此,如果你对付坏人,欺骗也是很正常的手段。这点充分体现在了王老师的军事思想上,他用兵基本都是声东击西,欺骗性极强,而且也从来说话不算数,江西剿匪的时候,就把人家骗的团团转。一个传统的圣人很难如此行事,但王阳明却认为没什么问题。其实曾国藩也是如此,他早年间被叫做曾剃头,可是没少杀人。所以这些人是有大格局的,为成就更高的功业,而不拘泥于小节。不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妇人之仁。
内圣外王就是致良知,只要你能够按照良知行事,便可以创建功业,王阳明认为即便是声色货利,也没什么问题,只要你按照良知行事,也不必去搞存天理灭人欲那套。但老齐认为这个东西就比较难以拿捏了,每个人都有很多的借口,比如捞钱是为了做大官,做大官之后才能为人民更好的服务。很多人都是这么说服自己,走上不归路的。所以还是得说回到心学的起点,你这个人必须得本心光明。如果人品出了问题,那么就不能再致良知了,而现实中,人品出问题的其实反而是大多数。
有一次王阳明弟子的儿子生了重病,这个当爹的愁眉苦脸,王阳明却说,这是一个大好时机,这话说得简直就是欠抽了,当爹的怒不可遏,但是王阳明却解释,他所说的大好时机,是一个事上练的时机,平常你读了再多的圣贤之道,其实也没什么用,只有遇到事情的时候,才能看出你学的怎么样。所以他的孩子生病,正是他练习心态的大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