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曾国藩少年时乘夜读书,恰有一小偷在梁上,想等着曾国藩睡了偷窃。想不到,一篇文章反反复复的诵读,曾国藩就是背不下来。最终,小偷一怒之下跳下房梁,将这篇文章给曾国藩背了一遍,并且扬言:你这脑子,就不要读书了!
可见曾国藩资质之平庸,但正因为他自知自己非聪明人,所以读书做事不求捷径,用最扎实的方法慢慢来!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
他自知没有智力优势,因此比别人更虚心;他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打击能力更强;他做事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因此不留死角。
所以曾国藩考秀才考了七次,但是一旦开窍,后面的路就越来越顺。中了秀才的第二年,他就中了举人;又四年,高中进士。这样才有他一生出将入相,没有起伏蹉跌,实属罕见。
相反,那些有小聪明的人往往不愿意下苦工,做事总想找捷径,遇到困难绕着走,基础松松垮垮,结果平庸一生!有些方法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快,因为它扎扎实实、不留遗弊!慢是一种境界,慢的不得不快!
《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宋司马光《与王乐道书》:“夫欲速则不达,半岁之病岂一朝可愈。”
凡事都要讲究循序渐进。有了量变才会有质变,万不可焦躁,如果做事一味追求速度,逆其道而行之,结果反而会离目标更远。如果想要快速完成某件事,其效果未必会好,甚至大失所望,万不可急于求成。
易效能90天践行目标:初 中 高三个阶段,践行需要循序渐进,慢以致远,方能逐步打造健康平衡的生活,渐入人生佳境。
所有的成长都不是一天两天,三年树一品,十年磨一剑,要想成为一棵大树首要的条件是时间的积累!
今天是第五周,第35/90天,邀请大家做个反思:
践行时间的体会心得有哪些?
践行过程中有哪些欲速的表现?
关注:觉察自己的心态和情绪,觉察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学习关注当下每一点滴的进步,明确方向,同时脚踏实地。
中阶第一周开始,祝践行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