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儒林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今年清明,京城天朗气清、春意盎然,时人游兴正浓,又有几件趣事,来增茶余饭后之谈资。其一便是政法大学两位学界大拿的绝交事件,事件起末,众位也应早有耳闻,对这一事件不做多述,但绝交书一词却让我想起了一段魏晋趣事,便是嵇康与山涛绝交一事。嵇康所写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名留青史,为历代文人所称颂,原因之一就在于嵇康在字里行间之中流露出的坚定志趣和宁死不屈的态度让人倾佩。魏晋时期,政治混乱,王朝面临更迭的风暴,山涛投靠了司马集团做了官,随后出面拉拢好友嵇康,嵇康严词拒绝,陈明心志,以此信与山涛断绝朋友之谊。此间细节,不再赘述,但大家应该能从中感受出嵇康身上的文人风骨,而今这封绝交书呢?且留与后世定论。
由这一事件让我想起了一部刻画儒林百态的著作--《儒林外史》。这本书早已列为初中必读名著,但估计没几个学生真正会把这本书读完,估计多数学生只知《范进中举》一篇,只记得老师讲范进是一个被封建科举制度残害的儒生,我们要深刻反思、反对封建。实则这本书的主旨和意趣绝不止于此,今天就斗胆讲一讲儒林趣事。
有道是:“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一、为“吝啬鬼”严监生喊冤
犹记中考前老师所发的冲刺必背资料中所写:“严监生是一个极端吝啬的人,弥留之际心里仍惦记着燃烧着的两茎灯草,直到赵氏剪掉一茎,方才咽了气。通过这一事件刻画了这个极端吝啬守财奴的形象。”很幸运,考场上遇到了这一道题,信心满满的照此作答。有错吗?没错!这句话十分准确,却也十分片面。那严监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也许吝啬只是他人格中次要的一面。且先说说他的吝啬,除了弥留之际剪灯草一事,书中多处暗示了他的吝啬,如严监生之妻王氏出场时“面黄肌瘦、怯生生的走路也走不全”、“日常度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等细节,都能看出他的吝啬,这毋容置疑。可在吝啬之外我看到的更多是一个讲究兄弟之情、夫妻之义、行事磊落的读书人。
其一,兄弟分家后,哥哥严贡生一家生活奢靡、行事浮夸。为维持生活变卖家业田产,如今是打肿脸充胖子,勉强支撑,并仗着自己的贡生身份,横行乡里,霸占邻人所养的猪、未借出本金却强收利息,之后被人告上公堂,事发之后,惧怕承担后果溜之大吉,最后是由弟弟严监生出钱出力,摆平此事。此一事件便能看出严监生对于哥哥所作恶事有自己态度,并非像哥哥一般横行乡里、作威作福。
其二,妻子王氏生病后,严监生竭尽全力、不吝家财去救治,“每日四五个医生用药,都是人参、附子。”可见对于妻子他并不吝啬,妻子去世之后按照妻子遗愿修葺岳父母的坟茔并给妻弟丰厚钱财来操办葬礼,可谓尽了夫妻之义。之后更是由于思念亡妻、内心郁结,不久就饮食不进、骨瘦如柴,但又不舍得银子吃人参,日复一日、病情加重,最终油尽灯枯。如此看来他并非不仁不义之人,对妻子也尽到了夫妻之义,只是对于自己过于吝啬、对于田产家财过于重视。他的确是个守财奴,却不是无耻之徒,如此看来,倒令人心生惋惜,并不十分厌恶。
反倒是他的哥哥严贡生可谓十足混账,丢尽读书人脸面。前面讲过他霸占邻人财物之事,东窗事发溜之大吉去参加科举。却说这个严贡生回来之后,看到弟弟已亡,到灵柩前干嚎几声,之后与王氏妻弟攀谈,王氏妻弟故意说出先前之事嘲弄一番,这严贡生却道:“这是亡弟不济。若是我在家,和汤父母说了,把王小二、黄梦统这两个奴才,腿也砍折了!一个乡绅人家,由得百姓如此放肆!”,此番话丢尽天下读书人之脸面,真可谓是厚颜无耻至极。更无耻的是,严监生生前将妾氏赵氏扶正来照顾家中幼儿,后幼儿得天花而亡,这赵氏手足无措,打算让严贡生第五子继承家业,由自己抚育。这一想法十足天真,忽略了这严贡生的混账程度。严贡生打算将已婚的二儿子过继,这番作为便是将弟弟家财全部纳入囊中。如此种种让人不禁想到如今我们生活中仍有这般龌龊人物,古今之事、多有相似。这严贡生的无耻远不止于此,诸如为儿子娶妻雇鼓吹手却不愿花钱最后沦为笑柄、坐船不愿给船费谎称船家所吃的云片糕为名贵药物讹上了船家等等,让人见识到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不知廉耻、仗势欺人、贪婪无耻的儒生形象。
二、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声声入耳
戥子,即小型杆秤。戥子、算盘、板子,这三样东西放一起,用得好百姓安居乐业,用不好百姓家破人亡。这话说的是南昌太守王昌。初见王昌,是他中举之后,前来拜访同时中举的同乡荀玫。荀玫年少风流,王昌却已须发皓白。二人同被授予工部主事,俸满之后,一起转了员外,十分得意,只待选科、道之后平步青云。可天意弄人,此时荀玫之母去世,荀玫须丁忧三年,因此陷入困境,一则自己仕途耽误,二则家境贫寒无钱治丧。王昌尽显朋友之义,不仅告假陪荀玫回家治丧,更是借出上千两银子给荀玫。看到此处我还为王昌的慷慨义举所慨叹,如今世道难得此辈。
可现实总是用各种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品行不能由一方面决定,一个人孝顺未必就是忠诚之辈,一个人仁义未必就不是贪婪之人。回京后的王昌升任南昌知府,到任南昌后,王昌第一件事便是拜访前任,了解当地之事。前任太守蘧氏为人清廉、因年老告病。由于年迈多病,便让自家公子蘧景玉会见王昌。这蘧景玉也是一个为人正直、不慕名利的人,王昌与他入席之后,便问道:“地方人情,可还有甚么出产?词讼里可也略有些甚么通融?”。这一句话,世人都能听出其中之意吧。“不问苍生问特产”,与当年汉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倒有些相似。蘧景玉便讥讽他道如今南昌有三种声息,是吟诗声,下棋声,唱曲声。将来老先生一番振作,只怕要换三样声息,是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一语成谶,王昌上任一年,库中不止“十万雪花银”。适逢南昌宁王叛乱造反,朝廷派他镇压,这厮却星夜乘一搜小船抛弃南昌百姓逃亡。后被宁王兵卒抓获,这厮却一点没有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骨气,当即投敌,担任伪官。后朝廷镇压住叛乱后,王昌太守再次黑夜出逃,流落到浙江乌镇。
贪婪徇私、贪生怕死、毫无骨气,这样的王昌让人忿忿,放眼历史长河这样的人物屡见不鲜。读遍四书五经、满嘴仁义道德,做出来的事却是最龌龊下流的。在乌镇王昌碰到了蘧太守之孙。这王昌告诉蘧公孙自己镇守失利,流落至此,全然不提自己叛敌之事,骗取同情,从蘧公孙处骗得二百两银子。看到此处,不禁发笑。科举取士,所取之士,多有过人之才,并深受孔夫子之话熏陶,怎就无半分夫子之德,可笑可笑,口是心非、阳奉阴违不过如此。
三、农村青年的堕落之路
初次看到匡超人的名字便能联想到此人定有过人之处,内心抱有些期待。看到虽然家贫但爱好读书,不禁联想到宋濂,或许此人也有这样坚韧不拔之志。的确如此,匡超人因家贫无力读书后,到省城谋生帮人记账,手脚勤快、心地善良。后收到父亲病重消息,内心急切却无钱回家,恰遇到马二先生,资助他回乡探病,并劝告他以举业为主。回家后的匡超人事事亲为尽孝床前。并用余钱置办产业、养猪卖豆腐,书中道:“早半日做生意,夜晚伴父亲,念文章,辛苦已极”,看到此处一个积极上进、刻苦耐劳的农村青年形象跃然纸上。他的这些作为被乡人看在眼里,后又靠着自己的努力和知县的赏识,考得童生。周进已经年迈仍未童生,匡超人正值年少,可谓是前途可期。之后府考、院考一路顺畅,眼看仕途在望,此时县里的老爷却出了事,有人告发匡超人与其关系密切,为躲祸事经人介绍匡超人来到杭州投奔潘三爷。
杭州自古便是文人聚集之地,风雅非凡,匡超人在此认识了一批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清高、实则意图能够侥幸名利双收的斗方名士,从此在他内心也种下企图通过这种捷径得到赏识、身忝官位的种子。投靠潘三爷之后,匡超人开始了他的质变之路。潘三爷是当地有名的恶棍,无恶不作。潘三爷安排他替人考试、拐带人口,为非作歹,从中得利的匡超人一发不可收拾,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科举之业。潘三带他发家致富、并帮他买房娶妻,一时之间十分得意。在杭州这个斑斓的世界中,他迷失了自己,丢掉了自己的善良勤奋,并把从他人身上学到的寡情薄义、虚伪自私奉为人生守则。后潘三爷被捕,匡超人假称要去京中做官,变卖房产、将妻子赶回乡下老家度日,自己远走他乡。看到此处,联想颇多,从新闻上看到过许多年少勤奋、才学出众之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来到大城市打拼,有跻身富豪之榜的、也有身居高位的,最后却落得个锒铛入狱结果的,不禁感叹,面对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坚守本心之不易。
世事浮沉,当时赏识他的县官沉冤得雪,调到京中任给谏一职。匡超人凭此关系,以优行贡入太学,前途再次明亮。李给谏因他少年人才,想要将外甥女嫁给他。这匡超人便隐瞒婚事,迎娶了这辛小姐。读到此处便想到“仗义每逢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一句,忘恩负义莫过于此。之后由于考取教习需要回本省参加,无奈之下匡超人回到杭州。
一到杭州便听闻原妻病故一事,操办丧事,未见对亡妻悼念之情有多深,倒是排场体面做的不小,端起了当官的架子。潘三爷狱中听闻他回来一事,托人请他见一面。潘三爷为非作歹,但对匡超人却有大恩,此时的匡超人将他学到的忘恩负义展现的淋漓尽致,严词拒绝了这一请求。有些意外的是,潘三爷在狱中没有供出匡超人,难道是还有些江湖义气?
匡超人从孝顺父母、积极上进的淳朴青年变成替人考试谋取不义之财、变卖房产抛弃原妻、旧相识入狱后翻脸无情、考取教习后处处显摆自命不凡、吹嘘自己为读书人所供奉的“先儒”而贻笑大方的毫无廉耻的吹牛家,他一步步的走向堕落、沦丧人性。虚伪透顶、狡诈至极。也许他的堕落之路中,恶浊势利的社会环境是重要原因,但难道走向堕落是唯一道路吗?一个纯朴的农村青年的精神生命的的毁灭,引人深思。可恨吗?的确,他的所作所为十分可恨、需要被被批判,那个势利的社会也需要被唾弃;可悲吗?的确,看到一个青年被社会荼毒迷失走向堕落,不禁感到悲哀、兔死狐悲一般的悲哀;可叹吗?的确,生活带给他的苦难太多了,看到希望之手就抓住不放,即使最后意识到了那可能一只贪婪的手。
匡超人,或许我们身边就有无数个匡超人,他们有的还处于上进时期、有的已慢慢变得势利、有的则已经完全堕落。只能希望匡超人们能在这势利世界坚守住自己的内心,即使追名逐利,也不要最终变成趋炎附势、奴颜婢膝、为非作歹的腌臜之人。身不由己的无奈也不是堕落沦丧的正当理由。
四、攀名附贵、招摇撞骗二人组
前有匡超人处处显摆遭人嘲,后有双牛招摇撞骗成笑话。前事不作多述,话说这牛浦冒名顶替名仕牛布衣乘船前往淮安县,途中偶然结识牛玉圃,二人同姓,便攀起亲戚,牛玉圃让牛浦称自己为叔公,牛浦也改变主意决定跟随牛玉圃前往扬州投奔万雪斋。二人下船后到大观楼吃饭,碰到了牛玉圃旧相识王义安。三人交谈甚欢,此时走来两个秀才,认出了这王义安是妓院的乌龟掌柜,见他是读书人打扮,便将他一顿打。此处就十分好笑,这牛玉圃前脚刚给牛浦介绍说王义安是自己之前在衙门里的同事,后脚就被他人拆穿王义安身份,不知此时牛玉圃是否臊得慌。经由此事牛铺心中估计也有些思虑了。
这万雪斋素爱结交名仕,牛玉圃带牛浦到万宅之后,得到款待,万雪斋问牛玉圃为何如今才到,牛玉圃吹嘘自己在京时前来拜访、求字之人太多,吹完自己又吹牛浦之才。万雪斋此时便问道牛浦可有名号、可有诗作。假称自己是牛布衣的牛浦此时发了慌答应不上来。差一点就被拆穿假身份。估计此时牛玉圃心中也明白其中缘由,帮他应答过去。事后因为此事牛玉圃觉得牛浦上不了台面,便对他心生不满,再去万家就不带牛浦。这牛浦从他人处意外听到万雪斋底细,原来他曾是程家书童,后来发达,对于程家内心却仍有芥蒂不愿人提这一往事,于是牛浦计上心头。牛浦回家告诉牛玉圃万雪斋有位好友程明卿,此人有钱有势并且爱才,牛玉圃听后忙说自己早已认识。天下之人估计没有牛玉圃不认识的吧,这一处生活气息十足,都见过这样一些人张口就是自己的某某好友有多厉害,跟自己关系有多铁,云云。
这牛玉圃听到牛浦此言后,信以为真,到万雪斋处求万雪斋介绍自己与程明卿相识。这一席话惹得万雪斋发怒,哄骗他到仪征办事,结果一番羞辱。事后牛玉圃得知上了牛浦的当,找到牛浦之后哄骗上船,带到偏僻之地一顿毒打,扒光了扔在泥坑。
看到这一回时止不住的笑,这吴敬梓真是讽刺高手,能将文人谄媚攀附、虚伪自私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让在会心一笑之时能感受到牛浦、牛玉圃之辈的虚伪和无耻,妙哉!
招摇撞骗遇到无知之人或许可以骗得一时,遇到明眼之人便原形毕露,一直不解此种行为之意义,难道就为别人一时之恭维?想起了不知知网翟博士,彼时将自己的博士身份广而告之,立起了演艺圈学霸人设,赢得一众好评,可一朝事发,声名狼藉。或许吹嘘也是一场赌博,赌赢了名利双收,只要有一线赢的机会,便有投机钻营之人孤注一掷。做人做事,还是本分得好,“小心驶得万年船”,且自重罢。
五、有态度、非主流
提到“非主流”,在90后的眼中就是豆豆鞋、彩色长刘海的一群青年人形象,且让我们看看那个时代的非主流形象--杜少卿,沈琼枝。先谈谈杜少卿。出身官宦世家,家财万贯。为喜交朋友并且仗义疏财,多次倾力资助前来投靠之人。或许仗义疏财还能为人理解,但一个人仗义到变卖家产来资助他人,多少令人不解,最后散尽家财,过上清贫日子,但仍未改心志,遇到朋友有求仍竭力相助。此外在当时封建社会下,女子很少抛头露面,更鲜有夫妻携手游玩的。杜少卿携妻游玩惹得众人议论,自己却毫不在乎。有朋友说他才情出众,夫人却已过芳华,劝他娶一个貌美小妾,杜少卿却说:“今虽老而丑,我固见其姣且好也”。不得不说他是浑浊时代的一股清流,让人在这一众酸腐、虚伪的之辈中看到一个具有文人风骨的真儒生,虽然他也有一些不可取之处,但瑕不掩瑜,值得喜爱。
沈琼枝是整本书中唯一一个细致刻画的女性形象,并且是有划时代意义的形象。书中出现的其他女子多无姓名,叫得上的也就聘娘、细姑娘、顺姑娘之辈,这些人听名字也能猜得一二,皆为青楼女子,连杜少卿的妻子也未道明姓名,足见沈琼枝之独一无二。
沈父将女儿许配给盐商宋为富,本以为会明媒正娶成为正室,谁成想宋为富想纳女儿为妾。父亲发现端倪,问询女儿意见。这宋为富安排轿子迎娶,如若直接闹起来反倒会落人口舌,因此沈琼枝为免父亲麻烦仍嫁到宋家。嫁到宋家后就立即要求明确身份,要求宋为富拿出婚书,宋为富不敢与其对质,只能躲了起来。沈父发现骗婚行为后,告上官府,宋家却买通了官府,沈父败诉。此时的沈琼枝便开始了自救行动,扮作下人带上盘缠逃出宋家。虽然这一情节听起来有些戏谑意味,但沈琼枝的胆识和桀骜不驯却值得称赞。
离开宋家后,逃往南京,靠自己的手艺才华谋生。沈琼枝的划时代意义体现在她谋生手段的特殊之处。相较于很多以色自养、依附于男人而谋生的女流,沈琼枝凭借自己的手艺和才华自养谋生,依靠个人的双手在那样的世道博取个人的生存空间。放到如今,社会对于女性独立相对来说已足够包容,女性有比较充足的空间和自由谋取个人的独立自主,但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她必然遭到汹涌的抵制浪潮。面对市井无赖、泼皮流氓的骚扰,她将泼辣怒骂当作保护自己的手段,在面对差人的勒索之时态度坚决地说出:“我便不给你钱,你敢怎样?”,这种对社会黑暗嗤之以鼻、敢于斗争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沈琼枝,我愿称之为侠女。
钗裙女流,侠义豪气令人折服;儒生墨客,酸腐龌龊为世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