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了很多文章,却再也没有重新阅读?购买了很多课程,根本没有学习完过?看着挂满了的衣服、放在鞋柜里的鞋子还有包包,就是不满意想着再去卖。
在充满了诱惑和物质的时代,被大量的信息以及触手可及的物品填满了空间,不停的刷着抖音,沉迷在自我满足的假象中,不停的去购物,结交好友。以为这就是充实的生活。
难道真的是因为我们缺的太多了吗?不,不是的。答案不是我们缺的太多,而是我们拥有的太多,却还想着拥有更多,直到消耗了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发现金钱也买不来快乐。依然控制不住自己,是什么阻挡了我们?
只要静心思考,理清思路。发现是我们拥有的太多了,需要去斩断贪欲之门。直面更少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理念。
•更少,但更好
对“更少,但更好”的不懈追求。不是如何完成更多的事情,而是如何做好对的事情。做出最明智的时间和精力投资,从而达到个人贡献峰值。
今天的世界充满着各种信息和新意,我们接受着太多刺激。工作节奏越快,越繁忙。耗费着我们大量的精力。只接受10%的机会因此需要运用挑剔的,明确的标准,比如,“这确实是我所追求的吗?
三条最低标准+三条极端标准
当机会找上门来了的时候,得了一分工作,不是自己想要的,有了一个项目,不是自己的主要业务,该怎么办。不妨用简单的,系统的流畅来精挑细选的标准。第一步,把机会记下来,第二步,写下3条“最低标准”,第三步写下3条理想或是极端标准。一旦这个机会不能满足第一组要求 ,这个答案就是NO,但是如果它不满足极端标准中的2条,答案依然是NO。
最重要的永远是少数。只做10%最重要部分。拒绝其它90%不重要的部分。
只做最重要的事,把它做到最好,丢弃无用的物品,拒绝无用的社交,多去陪伴家人。最后会发现家人越来越爱你,朋友越来越喜欢你了,你更喜欢这种既轻松又有趣的生活。
• 摆脱无休止的物质需求
电商走进我们的生活,美食和购物变得十分的便捷,手机下单就能送到,幸福竟如此轻而易举就可以满足,但这样的幸福并不长久,反而陷入了买买买的魔咒当中。橱柜里全是衣服、鞋子还有包包。堆积在角落和满屋的物品是你所想要的吗?
挑选自己最爱的物品,其它统统丢弃或者送人,每天穿着最爱的衣物,看到最喜欢的家具。既轻松又愉悦和满足,才是顶级的享受生活。
•丢弃无用的社交
多个朋友多条路,加了无数好友,认识了某某人,感觉人脉宽广,似乎只要有点什么事就会有人帮忙。真遇见什么事,一个人也找不到。只有自己的兄弟姐妹或者至交好友能够帮你。
和我相处了多年的至交好友,在公司倒闭之前。在最辉煌的时候,无数人和他讲:兄弟有什么困难只管来找我,我一定给你办到。得意忘形时忘了结发的妻子,没有时间回家陪伴年迈的父母,身边的兄弟姐妹。
在最困难的时候是前妻重新接纳了他,父母对他多加照顾,兄弟姐妹给予钱财的帮助,才摆脱困境。如今回归家庭,虽然没有财运亨通,却从新收获幸福生活。和我感叹说:这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只是我明白的太晚,不能把最好的留给家人。
用真情去对待父母、相亲相爱的兄弟姐妹,自己的至交好友。感受爱与被爱!
宽厚的人格吸引彼此关爱的人,这才是爱与被爱的幸福生活。
•从繁忙的工作中走出来
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困惑?不能够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每天忙得像玻璃上的苍蝇 ,忙碌了一天又一天,前途一片光明,却找不到出路。让我打开《精要主义》这本书,看看萨姆•埃利奧是如何一步步改变。
书中开头的故事:萨姆•埃利奧特是一位有才干的经理人,公司被大企业收购后,发现自己精力涣散,不堪重负。
在新的岗位上,认真负责,忠于职守,对于很多人的要求都一口答应,结果是忙碌奔波与各种会议,想着把事情都做好,让每个人都满意。压力陡增,而且那些人对他不满。结果是:公司为他安排提前退休计划。
在得到一位导师惊人的建议,留在现在的公司,只做自己专长咨询顾问工作,其余一律不做不要告诉任何人。
当有人给其它事情做的时候,就问自己:我有时间,有条件的话,能不能完成这项任务?答案是不行就拒绝。今他惊喜的是,虽然同事刚开始有些失望,但很快就更加尊重他。
坚持几个后,萨姆发现工作時间宽裕,有更多的時间享受家庭生活。不用加班到深夜才回来。
设计自己的人生
去设计自己的人生,只做更少,但更好的自己,不断的去直面所有的困惑。丢弃无用的物品和衣物,去拜访优秀的人不做无用的社交,找到当下提升自己的工作,做到行业第一。
在日本畅销书《少即是多》这本书中有这么一段话:“获取幸福的方式就是在物质上做减法,挣脱物质的束缚;而在体验上做加法,增加生活的阅历和厚度,让生活变得更加多元化。”然而,真正高级的人生,就是不断做减法,去掉一切多余的东西,直达我们的内心,做一个内心富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