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疫情中,爸爸妈妈最喜欢听的三个字:不是“我爱你”,而是“开学了”。
在与孩子两个多月的朝夕相处中,很多家长都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对于假期,我们的理想是这样的:“葛优躺”,“自然醒”,母慈子孝;而现实是这样的:几乎每天16小时的不停歇,要管饭管娃管家务,还要管工作,忍不住大吼一声,“我太难了!”,慈母破功...
全民隔离更让精力旺盛的“小超人”无处释放自己的能量,如何与“小神兽”和谐相处,成了不少“小神兽”爸爸妈妈们的难题。
我希望接下来分享非常实用的六招能帮助你,与“小神兽”和谐相处,享受这难得的一家人“闷”在一起的时光。
想要与“小神兽”和谐相处,其实就是与他合作。我们中国人非常清楚合作的意义,都认同这样一句话:家和万事兴。和合文化是中华人文精神的核心和精髓,家和则家庭兴、家族兴、家国兴、万事兴。与孩子合作也是同样的道理。
与孩子合作意味着,你要做一个孩子需要的“成人“。太多时候,我们总是在要求孩子,要做一个成人需要的“孩子”,而不是自我反思,有没有先做好“成人”。与孩子合作意味着,你需要与孩子同频共振、磁场相似、步调一致,就像你的孩子和你一起跳一只双人舞。与孩子合作意味着,你与孩子能达到真正的心灵和谐。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真正地与孩子合作呢?从我的经验来看,我们可以这样做:
合作的第一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我们都知道三观决定行为,决定成就,决定人的一生。所以,你秉持什么样的儿童观非常重要。你认为孩子就像一块空空如也的“白板“吗?还是认为孩子是无助、可控的小可爱?还是认为他们是缩小版的成人?还是认为他们不听话,是个小麻烦,像个定时炸弹?
比如:如果你认为孩子是一块空空如也的“白板“,也许你就会忽视了孩子的巨大潜能,认为他们能力不行,而去代劳;
观念决定了我们的想法和行为,而这些想法和行动将观念变为事实。我们有什么样的观念便能创造什么样的世界,与孩子的关系也是如此。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儿童观呢?我们可以用以下几句话来概况:
每一个孩子都是神圣的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奇迹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就有能力的
每一个孩子都是自由且平等的个体
每一个孩子都是生来要践行爱的故事
每一个孩子都想要与成人心灵共舞
——Penny Brownlee
这几句话值得我们铭记在心,如果你愿意可以写下来贴在家里的醒目处,时刻提醒自己。
合作的第二步:伸出你的手
当你认为自己有了正确的儿童观时,别着急,我们还需要不断对大脑里的观念进行扫描,时刻警觉并抛弃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直到它们被新的观念所代替。
因为观念不像电脑里的文件,可以一键删除,清空垃圾桶,它有时非常隐秘,有时则占据理性。我们需要认真留意自己的所想、所言、所行。
在与孩子相处时,作为成人,我们能够选择紧张或者放松。但是婴儿无法自己选择,他依赖于成人的选择。如果你决定与孩子合作,那么身体的姿势能够很好地帮助你践行这一观念。
现在试着把手机放在桌上,把你的双手空余出来,双手摊开、手心向上,你是否感觉到你的心也随之打开了?你可以想象以下的场景:当孩子问你要某样东西、孩子想做某件事情、当你给孩子某样东西、希望他能与你合作或是准备给他穿衣、洗澡、擦鼻子时,都做这个手势吧。你还可以想象一下,当你做出这个手势后,孩子的情绪变化。
如果你没有感受到,不妨再闭上眼睛,心平气和,把原有脑海里的杂念抛开,再试一次,感受自己面部和身体的感觉,注意自己的呼吸变化,相信你会体验到合作的观念在你心里开始发芽的。
为了让你感受这个手势的神奇魔力,我们再来感受另一个手势——双手叉腰。注意你身体的感觉,再一次注意自己的呼吸变化和此刻的感受,如果你曾对孩子做过这一手势,孩子也能感觉到这些。
强硬的措施和语气,本能地会引起孩子的的反抗,相信你也会。
我们可以设想这样的场景:一个人想要你给他一样东西,同时做出了邀请的手势,你愿意与他合作吗?而当你面对第二种手势时,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这个手势的神奇魔力在于,它会彻底改变双方的关系。这会使你和孩子之间的斗争结束,并发展出更加深厚的关系。不妨现在开始练习这个手势吧。
合作的第三步:给与孩子选择
请记住:这里合作的每一步递进都建立在上一步巩固的基础上。当你已经使用邀请的手势时,孩子可以选择“行“还是”不行“。孩子也许一开始会选择”行“,随着自我意志的发展,他尝试说“不行”。“不”是一岁半左右的孩子最喜欢说的词,这个词让他体会到自我的力量,他能自己做决定。
而你需要教会孩子与周围世界和平相处的同时,如何合理地运用自己的力量。
如果“行”或者“不行”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你可以给孩子做选择题吧,比如:你想先喝汤还是先吃饭?你想穿红色的衣服还是蓝色的衣服?你想要爸爸送你上学,还是我?
给孩子多项选择,孩子最终选择什么不重要,因为选项都是合理的,你能实现的。
合作的第四步:“这样”还是“那样”,再加上“时间”
从做A事情换到做B事情,这个转折需要时间,孩子也一样。但有些父母会希望孩子的反应快一点,希望孩子立刻听从指令。这就对孩子持有不合理的期望了。不论成人还是孩子,都需要时间来转换注意力。
我们来看这个公式运用的场景:你的睡衣在沙发上,只要你准备好了(时间),爸爸(这样)和我(那样)都能帮你穿。
我知道你在玩爸爸的毛笔,玩够了(时间)就把它放在这儿(这样)或者还给爸爸(那样)。
听绘本前你该洗澡(这样)。你准备好了(时间),就来告诉我可以开水龙头了。
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知道你相信他能够做出合作的决定。
合作的第五步:走出僵局
当与孩子的沟通陷入僵局时,总有人得先站出来解决。作为成人的你,应该发挥你的主动性,引导孩子走出僵局。也许僵局是因为孩子不知道怎么选择造成的,那么你可以把选项重复一遍,或者帮助他。
比如:你可以挑一个香蕉或者苹果。你想让我帮你选吗?
当然,也可以接受第三种合理的选择。
比如孩子既不愿意穿红色的衣服,也不愿意穿蓝色的衣服,他想穿黄色的。如果这个选项和你给出的两个选项方向一致,那么接受它。
合作的第六步:管理僵局
有时候有些僵局发生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比如在公众场合,有不可抗力因素,你没有足够的时间引导孩子放松地做出选择。这时,你需要小心,不要把客观条件当做借口,避免急躁和给予孩子压力。你为了打破僵局而给出不同选择的时候,要肯定这其中的一个选项是你能顺利完成的。
比如:汽车马上要出发了。你可以选择自己走到车里去,也可以推着你的车过去。告诉我你想怎么样,不然我就帮你决定了。
你可以穿红色的,或者蓝色的衣服。如果在我穿好衣服之后,你还没有做出决定,那就要听我的了。
然后你做出选择,并温柔而坚定的执行。但“坚定”不意味着“粗暴”,而是深吸一口气,坚持你的决定。
也许孩子会抗议,但是只要你能做到“温柔而坚定”(这五个字请刻在心里)。
慢慢孩子会明白:最好在自己有选择权的时候决定。他也能感受到你对他是友善的,你没有生气。如果孩子这时做出了不优雅的行为,也不要过于指责孩子,他只是在平衡自己的情绪,不妨把他的情绪描述出来,与他共情。他会知道你说话算数,这样你们的关系很稳固。
这样有明确的界限,让孩子有一个可预测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他可以完善自己与他人相处和相爱的能力。
在育儿过程中,把与孩子合作的这六步真正实践起来,将以上的技巧与实际情景融合,以适应你与孩子相处的每一个状况。这对于你和你的孩子来说,是真正的进步。你会发现你能与孩子达到同频共振、磁场相似、步调一致,就像你的孩子和你一起跳一只双人舞。
期待你的实践。
希望这次疫情赶快过去,也希望我们可爱的“小神兽们”和家人们平安健康,和谐相处。
END
原创文章,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参考文献:
Penny Brownlee “Dance with me in the heart” 潘妮·布朗利《与我心灵共舞》
【文章中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