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弗朗西斯·培根
寒假期间,我读了前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使我的思想受到深深的洗礼。我被这位令教育同仁敬仰的大师的敬业精神、教育机智和灵活性所打动深深地被大师的理论所折服被大师的教育实践所吸引。大师书中字里行间充盈着的、流露溢出的是爱。包括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让他们拥有爱心、懂得怎样去爱别人。
作为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是爱孩子。爱孩子,就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起克服困难,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把切都告诉他。
我想作为一个教师,要想得到更多孩子们的爱戴,就应该学会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孩子。身为教师,我们应该赏识那些后进或处于困境中的学生,赏识那些有缺陷的孩子,帮助他们树立自信。由此可见我们爱学生、赏识学生,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用同样善良,真诚之心法爱他们、爱集体、爱社会,从而的达到受教育的目的。教师的重要道德要求是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去爱我所教的所有的孩子,并让这种爱在我所教的学生身上得到延续。我想,这就是爱的价值;这就使爱的奉献!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黄锦
人有七情六欲,教师也不例外,老师有七种表情:疲惫、快乐、气愤、委屈、高兴、疑惑、魔幻,然而从道理上教师要以愉悦的心情、微笑的面容、饱满的热情走进教室,面对学生,爱满教室。
如何做到,四种方式,分享给大家,第一、适当分解;第二、团队帮助;第三、适度宣泄,很有趣的一段话“心情不好洗个澡,心情不好大声叫,心情不好草地滚,心情不好找人聊”;第四、心理训练,遇事忍让三分钟。给他人好心情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而给学生基本的尊重还有一种方式,便是记住学生的姓名,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路上相遇时,教师总是能微笑的叫出学生的姓名会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在记住学生姓名的同时,还能记住学生的一些爱好和特长,择机赞许一下,那么教师的亲和力就会倍增。
人们常说:“被人记住是一种幸福。”
也有人这样说:“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是听到自己的名字从别人口中说出来。”
当夜深人静时后,我不妨在大脑里想一想、数一数、看看自己到底能够记住多少位学生的姓名、相貌、特长、爱好….
两种方式,一种尊重,一种关爱。
————霍云乔
鼓励家长要有勇气与老师沟通。当孩子进入学校后,孩子与家长的关系会和之前有很大的变化。有时会因为家长一次不谨慎和不经意的错误言行,可能就会抹杀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老师与家长沟通对于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要鼓励家长多走进学校或者用电话沟通,而不仅仅是每次家长会才来学校,开完就走了。但是老师与家长沟通最好不要大张旗鼓地对孩子说,不能用与老师见面或者与家长见面来威胁孩子。一位英语老师的孩子英语成绩却不好,原因竟然是家长在辅导孩子时,心急,批评孩子,这挫伤了孩子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试想在学生学某一科时,都是被批评的不好的记忆,那么孩子在学这科时心里就会产生抵触心理,甚至直接放弃了。所以作为教师,对有些学生来说,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非常重要,有些甚至会记一辈子,因此教师在发现一位学生对自己的科没有兴趣时,更应该多鼓励学生,不能指出学生的缺陷。一位学生在与自己的同桌发生冲突时,觉得同桌的行为影响了自己的学习,班主任并没有以此为借口给学生调位,而是找了其他理由,这既解决了问题,还让学生之间的关系保持正常。有时,教师不能图省事,发生需要解决的事情时,教师要考虑各种因素。
—————项连钰
通过最近的读书让我感受到:名家们为探索教育真理,穷其一生精力,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做着最好的注解。在这个社会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拜金主义甚嚣尘上,很多人看不到精神教育的方向,尽管人们生活已大大改善,温饱已不是问题,但竞争却更为激烈,于是考好大学,找好工作,成了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最直接的目的,家长、老师,学生本人也在这条路上辛苦地攀爬着,分数成了衡量一切的根本。尽管有那么多的教育家现身说法,诉说着教育的本质,但社会依然急功近利,学生们为了分数,依然辛苦。
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生存压力如此之大,我觉得,我们首先要教会(更准确的说是给予)孩子自信。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就会精神抖擞,对一切都积极努力,乐观向上,乐于接受挑战;孩子缺乏自信,她就会在任何事情上面前表现出柔弱、恐惧心理,从而失去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影响自身的发展。自信的孩子,学习会有动力,相信努力就会有收获,因为这份认识,会加倍努力,即使成绩暂不如人意,也会保持良好心态,在学生时代,这份心态,会促使他们积极努力的去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进入社会,相信自己能将自己从事的工作干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自信不是在得到之后才相信自己能得到,而是永然相信自己能得到。它是人的意志和力量的体现,也是一个人最值得骄傲的心态之一。
————张瑶
读书示例:学习上的不自信。学习让小南苦恼得很,学习上受到挫折打击时,他经常说出一些消极的话。这说明他是很在意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家长也很在意,他感到学习是他不能承受之重。可是从他上课情况来看,他又容易走神,和别人说话,不认真听讲。从这个矛盾处来看,他的学习习惯养成得不太好,虽然愿望良好,但要实际操作起来却需要很强的意志力。对策:鼓励他学习上的点滴进步,展示他的优势和特长,比如物理方面、小制作方面,让他体验成就感。孩子目前的状态实际上是父母和环境交互塑造的结果。环境不可改变,但可以改变对环境的认识。他的父母营造的家庭环境是很重要的。从小南的各方面都可以看到,小南定是被要求和批评得多,全家福也说明了这点,父母不善于鼓励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只是一味地提要求,达不到时挫败感就容易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从而心生逃避感。五项图就是例证。但是想要扭转父母的做法,是挺缓慢的个过程。
开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仍然感觉课间同学们有说不完的话,这让教室像炸了锅一样的吵闹。我一直认为孩子们的课间要运用起来学习,这样可以延长学习时间,利用好碎片的时间,就像自己上学时候那样课件还在做题。所以看到十分乱的课间就认为这是不好的,因为玩的人多而学习的只是占少部分。但是一位同学的小举动让我突然间看着课间聊天的他们发自内心的笑了。下课间操后,我看到一米八的刘同学一跳一跳的跑回教室,我顿时认识到,他们都还是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对于孩子来说,玩是天性,而一个放松的课间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是很重要的。不光是一节课之后的放松更是孩子童心的放飞。我走进班级再看他们,竟然一个个都那么的可爱,大部分完成了学习任务,同学之间相互提醒相互帮助,此时我能感受到孩子身上的活力。这好像完全不是我经常发现很多问题经常教育的孩子,但反思过后才发现,其实孩子没有变,只是我的脑中还一直都是成年人的思维和判断。所以我要学习从孩子的角度去审视孩子们,单独探讨孩子的去留。
————刘晓彤
鲁迅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太阳,每天都能发现从自己身上放出的光芒。新的学期,我们一起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