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朱季谦
以前读书时常见人说,当你一直盯着一个汉字看,会慢慢发现,这个字会变得越来越陌生,仿佛已经不认得似的。
这种感觉,我曾经也有过,只是偶然有一天,当我研读甲骨文相关的文献后,我的文字观似乎在那时候开始被颠覆了,或者说,得以用一种新的角度去看待大多数汉字。
中国的汉字,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里,它在一点点地演变,最后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模样,然而,尽管已经进化到“简体字”时代,但仍能在很多简体字身上,找寻到我们先祖留下的痕迹与信息——它,为什么长这样?
世间万物,都有它的底层原理,这种原理,是构成它表象的原因所在。
当透过表象去看懂本质,可能就会明白我们肉眼看到的东西为何会是如此。
汉文字亦如此。每一个汉字,都有它的底层原理与构成规则,有一些很直观,有一些则过于复杂抽象。当理解其背后的构成原理,再回过头去看一些文字写法,你感受到的,可能是一个古老的声音,一幅素描简约的画,一个气势恢弘的场景......这些画面都是真实存在的,它发生在几千年前,曾被我们的先祖目睹,然后以一种载体记录下来,这种载体最初不叫文字——当然,最初也没有文字这个概念,它可能只是一种符号,但通过一个符号,就能知道这个符号里记录的信息,它可能代表一棵树,一条河,一片天空.....
我们今天是互联网时代,记录载体的方式已多种多样,不再局限于文字,还可以是照片、声音、视频、软件甚至还有各种硬件,其记录的信息是海量的。今天我们在社交网站上,若要分享我们去采果子的美好生活,我们只需要拿出手机,把采果子的场景用照片或者视频方式记录下来,发到朋友圈里,别人一看,就能知道你在干的事情,甚至还能看到你那边的天气如何,摘的是什么果子,这里面的信息已不再局限于事情本身。但在数千年前,处于洪荒年代的先祖们,自然是没有今天这样的条件。
假如,他们也要给隔壁部落的朋友分享日常采摘果子的生活,那该怎么办呢?他们可能先找一块可以记录东西的木块,然后在上面画一个符号。这个符号是这样的,上边是一只手的样子,下边是一棵树木的样子,就类似这幅图,当然,洪荒时代的先祖们估计画的比这更简陋——
整个符号代表了一件用手摘树上果实的事情。
在木块上刻好后,就可以让顺路的伙伴们捎给隔壁部落的老伙计了。
隔壁老友看到这个符号时,可能就会知道:哦,原来老朋友最近在摘果子啊,怪不得最近都没有空来跟我一起去森林掏鸟窝。
这个符号就是最初信息交流的载体。
慢慢的,隔壁部落的老伙计也懂得用这个符号来分享自己的摘果树生活,一来二去,这个符号就会被大家所认可,它逐渐成为一个信息载体,可以表示采摘那些长在树上的东西这件事。
这个用来代表一件事的符号,在漫长的岁月里慢慢演化,到了殷商时期,它将第一次被记录在一块甲骨上,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字。这个字仍具备最初作为一个符号的原始模样,可以看到,上半部分是一只手,下半部分是一棵结了果实的树木。
它是一个字,同时,也是一幅简约的画。
我觉得更有意思的是,是这个字的上半部分,它是一个“爪”字。
在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一书里,关于“爪”字,有类似这样的解释:“覆手曰爪,象形。仰手曰掌......”
可见,古时关于掌和爪的描述,不过就像是硬币的正反面,通俗点地说,当手心面向可以被我们眼睛看到的方向时,这时叫掌;当手心翻过去,便叫爪。再回过头来看“采”字时,你想象一下,我们平时摘果子,手心是不是都会习惯性面向果子的方向伸去?
这一个手势,即为覆手,曰爪。
而关于“采”字,《说文解字》是这样描述的:“采,捋取也。从木,从爪。”
到了今天,“采”字底下的“木”,已然少了些许原始枝繁叶茂的画面感,但上半部分的“爪”字,仍留有最初的痕迹:它是一只手心翻过来的手——你看,三只手指正在摘取树上的叶子或者果实。
看到这里,不妨试一下,紧盯着这个“采”字,此时,你的脑海里是否出现了一只手,它正在慢慢地摘树上的东西——然后,再回过头从表面久看这个“采”字,你还会觉得它会变陌生吗?
当然,汉字那么多,也并非所有字都能用同一种方式来理解其产生与演化过程。
汉字造字方式有六种,统称为六书,是后世关于汉字构造的理论,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前四个是属于造字之法,后两个属于用字之法。这六种理论里争议最大是转注,关于它的解释,据说自唐朝以来已达近百种,至今莫衷一是,没有一个真正的共识,当然我也无法去领悟其精髓所在,可能一般常见的通假字,应该属于这类用字之法当中吧。(若有能较好理解转注内涵的童靴,不妨私聊下我,帮我解答下疑惑)
接下来,就简单科普一下前四种造字法。
象形,换句话说,即照葫芦画瓢,是指用线条或者笔画,将物体的形状勾画出来,直观代表一个物体,如上文的”爪“,还有“山”等;
会意,简单的说, 就是指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单独汉字,将各自的含义组合成一个新字。例如,上边提到的“采”字,还有从,众,森等。它们都有一个类似的特点,是一种组合体,由两个或以上象形字组合一起,构造出一个新字之意。
指事,通俗地讲,是指难以勾画事物形状而用一种抽象符号来表示的造字方式,大多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造,进而表达其较为抽象的意思,这点与会意字很类似,但与会意字不同在于:指事字是一个单体字,即无法像“采”字这样拆开成“爪”与“木”,它更多的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一点,或者加一横,或者加一个圆圈等类似的改造。
指事字里最常见的如“上下”两字,这两个字本来就没有具体的东西来表示,它不像“爪”字一样,可以按“覆手的样子”照葫芦画瓢,那么,应该怎么表述在上或在下?我们聪明的先祖们就想到了这样一个方式,在一条线上边的,即为上,在一条下边的,即为下——甲骨文里的“上下”两字与“二”很相似,后来,为了区分,才逐渐有了今天“上下”的写法。至于这条线,究竟是指天地之间呢还是道生“一”里所代表混沌之意,我暂时也难以确定。
除此之外,还有常见的旦,它就是在象形字“日”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在底下加了一点东西,表示太阳刚刚升起;还有“本”字,是在木的底下加一点,表示树木的根——这些一般是单独在一个象形字基础上进行改造,进而产生一个可以代表较为抽象意思的新字。
其实,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都存在一定模糊的界限。既然存在模糊之处,就会有争议所在,这点,就不是吾等业余兴趣爱好者能够研究定论的了。
最后,是形声字,它是在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的基础上造出来的,一般由两个文或字合体而成:一部分表示字的意义,叫形旁,一部分表示字的读音,叫声旁。例如“清”字,左边三点水是它的形旁,表示这个字的主体意思是与水有关;右边是声旁,说明这个字与“青”发音一致,都应该读“qing”。合起来指流水呈现出青色样子,简单说,即清澈碧绿的感觉。现在“清”字已经衍生出很多意思,如纯净之意,仿佛没有任何浑浊一般。
每一个汉字,其背后都有它原理与规则,总而言之,在六书理论系统里,这套系统涉及到了许许多多复杂的理论。以上也只是简单科普与描述,若要再进一步分类,还可以分出许多过于复杂而细致的类别,作为一个门外汉,没有数年的深入研究与积累,我最多也只能是略知一二。
汉字,是最为古老的文字之一,每一个字里,都藏着先祖们的智慧与思考。
世界上还有众多伟大的文字,然,世间文字千万,我独宠汉字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