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正真认识一个事物或人物的价值,仅仅从该事物或人物的本身来认知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可以从他周边的事物或人来学习认知,把他放在一个大背景下去关照,从时间、空间,宏观(远)、微观(近),短期、长期,阶段性特性、稳定性特性等多维度和视角下去参照体会,方才认识到个大概。从盲人摸象的局部积累,到达整体的无限接近本真的认知。
譬如,上学时候学习到马克思,对他的评价,其伟大之处在于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性。当时,也只是读出了字面意思,并没有太深刻的体会。当后来,读到斯密、凯恩斯、熊彼特等同时代或不同时代的伟大经济学家的成就及其历史评价时才逐步领会,豁然开朗。
即便是发现商业周期、创新驱动理论的,与凯恩斯同时代且对世界经济的伟大贡献不分伯仲的熊彼特,他的伟大价值也只是在他去世以后的世纪,在他的贡献得以印证的时代才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和应有的评价。许多伟大的人物,通过自己的学识、钻研,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为解决当下历史时期、乃至未来一段时间的社会问题、人间疾苦提供了重要思想和方法。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确确实实的指向了更远的未来——人类共同的、对美好生活的终极向往——而这远远超越了他所在的时代所能给予的启示,直到今天可能还不能为相当部分人类真心认同。单凭这一点,他也值得和其他最伟大的人物一道,得到全社会、全人类的敬重。
【背景摘要:中国至少把英国在1700—1900年,美国在1760—1920年,以及日本在1850—1960年所经历的革命性经济变革浓缩到仅仅一代人的时间里。我们会在中国看到亚当·斯密(1723—1790)、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55—1804)、大卫·李嘉图(1772—1823)、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卡尔·马克思(1818—1883)和约瑟夫·熊彼特(1883—1950)的思想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由超过10亿活生生的中国人生动地演绎和再现着——数以亿计的组织起来的农民工、纺织工、矿工、铁路工、商人、企业家、投机商、套利者、创新者、国家机关和有商业头脑的政府官员们。邓小平先生和他的继任者们已经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创造性毁灭”精神转化为中国新纪元的绝对精神(引用黑格尔),并且是在西方学者所谓“榨取性”的政治制度下实现的。以上摘自《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文一。
在美国,你能想象走在大街上,同时看到钢铁大亨安德鲁·卡耐基(Andrew Carnegie)、金融大亨J. P.摩根(J. P. Morgan Sr.)、“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John Rockefeller),还有谷歌创始人之一拉里·佩奇(Larry Page)、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Bezos)走在一起吗?在中国,“这些人”就在同一个时间,登上了同一个历史舞台。以上摘自《价值》张磊】
又譬如管理学。作为一名管理科学专业毕业的职场人,究竟与其他专业从事管理工作的同仁能有什么区别?在大多数人看来,管理是可以无师自通的,实战经验更宝贵。个人基本赞同,但同时,最重要的区别是:管理学专业出身的人比非专业的人在对管理学的认知上会有更多一层的【敬畏】,不敢轻易笃定自己是懂管理的,仅此而已。
一是,源于管理是【实践】的科学。知道管理的理论方法是什么,更要知道是为什么(在什么条件下适用),这样才能做到不盲目生搬,能够用发展的角度、权变的思想去发展和应用好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二是,源于管理是一门【科学】。制度、流程、表单、管理艺术等等只是表象,它的核心根基是数学,然后是哲学、经济学、人性。战略的选择、人财物信息的匹配、公平与效率的兼顾等等,在不同阶段、不同群体间的应用与变化,奇妙无穷。
三是,源于管理学的渺小与宏大。狭义的管理学应该放在更宏大的背景下去关照:1.时代(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2.战略(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3.治理(结构不对,什么都不对);4.管理(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善意)。在这四个层次中,时代高于战略,战略高于治理,治理高于管理。(比如,柯达的失败,到底是什么原因?是数码相机的新时代,取代胶卷相机的旧时代,而整个柯达的利益,都来自胶卷。“时代”挑战这个第一层次的问题,是无法用 “管理”水平这个第四层次的能力解决的。这也是为什么很 多人说:你有一个永远打败不了的对手,那就是时代。此段部分摘自网络)。我们亦可以把以上4个层次纳入广义的管理科学范畴,才能够在时局、环境发生变化时,敏锐发觉、调整目标、激发善意、抓大放小、优化结构、持续进步。
再譬如对投资的理解、对人性的理解、对历史规律的理解等,从现实中观察、在沉寂时思考、于困顿中修行,既能享受学习实践期的成长心流,也能顺应心力能量积蓄期的放空松弛,便是自由快意的人生吧。越来越喜欢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值得期待的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