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维也纳篇
第一天
2017年7月19号下午,我们终于到了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在这个处处都弥漫着音乐的城市里我们要度过怎样的六天?真令我期待啊!但同时,我也有点紧张。因为我们有一个艰巨的任务:在《同一个未来》第五届世界乐团音乐节的比赛中获得金奖!我之所以紧张,是因为毕竟对于我们这些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肯定是有难度的。但是,我坚信,因为我们付出了,所以一定会有回报! 第二天一早,我们早早就起床排练,不单单为了比赛,还是为了下午音乐节开幕式的表演,为了让外国人看看,我们中国小孩的实力!
上午九点,我们在酒店的一个表演场地开始排练。虽然我们很累,腿麻了,手酸了,也很热,但是,我们是中国人,下午,绝对不能出错,决不能给中国丢脸!
下午4:00,我们来到了维也纳市政广场参加《同一个未来》音乐节的开幕式。
看到了市政广场,我仿佛置身在了一个城堡世界里!市政广场,真是太壮观!不论是它的每一块砖石、它五个塔峰,还是它的整体设计,都让我感到一种置身于童话城堡里的感觉。大大方方的窗户,再加上窗前的红花,还有壁石的设计和雕刻,都给整个市政广场增加了“眼前一亮”的美感。
主持人主持完了,我们也准备上场。踏上红毯,我做了一个深呼吸,拿着乐器,上场了。王教授(我们的指挥)登台,他拿着指挥棒,对我们一笑。表演要开始啦!王教授对我们眨眨眼,拿起指挥棒,表示开始演奏。我们举起乐器,开始吹奏。我们专注地看着王教授手中的指挥棒,乐器也端平地举着。大约十几分钟后,我们吹奏完毕,乐器刚放下,台下就传来一片热烈的掌声。
第二天上午,我们来到了华丽的美泉宫。因为被它的气势磅礴吸引了,所以我们立刻拿起相机记录下它的美好。导游告诉我们,美泉宫是玛利亚女皇深受喜爱的哈布斯堡皇宫宫殿,也是茜茜公主的夏宫。走进美泉宫,正面看到的是宫殿,左右两边呢,各有一个草坪,草坪中,有一个喷水池,上面的雕塑雕刻的人栩栩如生,让我看得入了神。
由于时间问题,我们直接去了美泉宫的后花园。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小小的花园,里面也有两座雕像,各站左右一方,雕像周围,是一圈白花,白花后面,是一圈草围成的圆形。再后面,就是红花绿草了。
走出了“盆架走廊”,就是后花园了。
通向后花园的,还有一片空地。空地上有许许多多雕像,每一尊都不一样,每一尊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走过了空地,才是花园。
花园里有许多花,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排列和颜色搭配使它们耀眼,光彩夺目。它们与城堡山丘、蓝天骄阳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参观完美泉宫后花园后,我们还去了“ 世界三大歌剧院之首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史蒂芬大教堂”,史蒂芬大教堂是维也纳市的标帜,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之一。还有霍夫宫堡。霍夫堡皇宫是 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宫苑,坐落在首都维也纳的市中心。自1275年至1913年间,经过多次 修建、重建,最终才演化成了现在这个由18个翼、19个 庭院和2500个房间构成的迷宫。皇宫依地势而建,分 上宅、下宅两部分。上下两宅各有一个花园。上宅是帝王办公、 迎宾和举行盛大活动的地方,下宅作为起居接借宿用。
我们还去了城市公园,参观了著名的施特劳斯雕塑。
游览完景区,我们就准备去吃午饭了。吃完午饭后,我们就要准备去上大师课了。大师课是这次音乐节组委会提供的,对每个参赛的团队都很重要,对我们也一样。所以今天下午,我们要特别认真地上课,而且是在比赛前,我们一定要好好上课,认真听好教授的每一句话!
到了维也纳音乐大学,我们踏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了大学,一进大学,我立刻被大学的古朴和静谧吸引了。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教室。装好乐器后,我们就开始上课了。
教授进了教室,他给我的第一感就是一个慈祥的老教授。开始上课了,教授先认真地听我们把两首曲子吹完,然后他走上台,拿起总谱,开始指导我们。(旁边有翻译)“首先,这首曲子的开头……”教授戴着眼镜,非常有耐心地给我们教导我们,同时,他还幽默地做动作,好方便我们理解。而让我最喜欢这位教授的地方就是他讲课时慈祥的脸上总挂着微笑。阳光照进来,撒在我们身上,撒在教授的指挥棒上。我们也配合得很好,每个人都在认真吹奏,每个人都认真地听教授说的每一句话。
下课了,要收乐器了。但我们不是第一时间收拾乐器,而是第一时间把我们准备好的礼物送给教授。礼物送完后,教授还给我们亲笔签名!收完了乐器,我们准备离开了。我回头看了看,这古朴的大学,那位慈祥的教授,虽然我们只在这里待了两个小时,但是,我的心里满是不舍啊!
第三天
早上,我们起的很早,今早我们还要吃早餐、化妆、排练,任务重大。而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今天,我们要去维也纳童声合唱团比赛啦!一切就绪后,我们坐车出发去比赛地点。
到了目的地,我们先对音。一个小时后,到我们上场了。指挥上台后,就要准备开始演奏了。指挥棒抬起来了,乐器上嘴,开始了!一阵优美的乐声响起,轻巧地飘散到舞台的每一个角落,指挥棒像汤匙一样轻轻搅着,把奶茶里的糖搅匀了,飘出来的是香甜的音符。一曲未终,余音袅袅。曲子吹完了,台下一片掌声。“小朋友们先下台,指挥来一下,教授有话说。”一位翻译员说。什么话呢?是我们吹得不好吗?大家都很担心。二十几分钟后,指挥出来了,我们赶紧围上去,指挥王教授告诉我们:
“维也纳音乐大学克莱林教授欣喜地说:‘昨天大师课上提出的建议,今天孩子就能做到,很不容易,与这样专业的乐队合作我感到非常高兴。’哈克教授高度评价:‘曲目非常难,这么小的孩子能演奏到这个水准,非常不容易。’” 我们听了,欢呼雀跃,特别高兴。
晚上,我们去一个葡萄庄园参加露天晚宴。晚宴是和其它乐团一起共进晚餐。我们走进了葡萄园,绿色立刻涌入我的视野。葡萄架上的绿色的小葡萄在阳光下显得晶莹剔透,可爱极了!我们跑上了葡萄园的半山腰,往下鸟瞰,楼房街道尽收眼底。多么好的城市风光啊!云和着晚霞,一片片都是粉粉的,和蓝天、城市、农田给人一种说不出的美。
参观完葡萄园后,我们就准备吃晚餐了。
吃完晚餐,还有一位小提琴手和一个风琴手给我们演奏《蓝色的多瑙河》。他们边表演边摇摆着头,时不时故意停下来做一个表情,我们被逗乐了,给他们拍手打节拍,大家其乐融融。
第四天
今天,我们终于要去维也纳金色大厅表演啦!!!我们的心情特别激动。
上午,我们来到金色大厅排练。我们先来到排练厅候场。过了半个小时,到我们了。我们从后台走到舞台上,我把整个大厅扫视了一遍:这个大厅都是金灿灿的,天花板有许多壁画,最高层的观众席两旁都是一个个不同的雕塑,水晶吊灯点缀着大厅,使整个大厅看起来既富丽堂皇,又有一种陈旧的感觉。我们把曲子过了几遍,又排了几遍上下场后,就回酒店化妆,准备下午的表演。
一切就绪后,我们出发去金色大厅。
我们对完音后,就准备上场了。主持人主持完毕,上场了!我们刚走上舞台,全场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开始吹奏了,我们拿起乐器,开始演奏。金色大厅的灯光是那么耀眼,壁画又是那么精美,我在心里说“金色大厅是多么美啊,而这次弥足珍贵的机会可能一生只有一次,一定要好好珍惜!”曲子吹完了,整个大厅充满了乐曲的余音和掌声,我们起立退场。我们随着工作人员来到观众席观看表演。
坐在观众席上看整个金色大厅,又有一番别的风味。表演接近尾声,我们来到第二层观众席,准备大合奏。大合奏是最后一个表演,是所有表演了的乐团一起合奏,我们将一起吹《拉德茨基进行曲》。指挥上场了,他举起指挥棒,开始了。在吹奏过程中,观众们热情洋溢,用手有节奏的鼓着掌,就像我们的伴奏一样。表演完了,观众又一次热烈的为我们鼓掌。接下来的就是颁奖了。
在所有人退场后,我跑到王教授身边,问王教授:“王教授,我们拿了什么奖啊?”我特别激动,声音都是颤抖的。“金奖呀!”“真的吗?!”虽然我知道肯定是真的,但是我还是想再问一遍,再证实一遍,“是真的!你要不要看看奖杯?”王教授问我。“要!”他拿出奖杯,上面用金字写着的“Gold Award”深深的刻在我心里。我高兴极了,连忙去给大家报喜。
我都不知道,我们这一路是怎么回酒店的……尖叫啦,哭啦,拥抱啦,都有。整车人都“疯了”。(๑¯ω¯๑)
第五天
今天上午,我们要去维也纳音乐博物馆。维也纳音乐博物馆(Haus der Musik)又称为“音乐之家”,坐落在维也纳市中心,由历史上阿克杜克·查尔斯的皇宫改建而成,于2000年正式开放。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世界著名音乐家、作曲家创作的经典曲目,欣赏历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精彩片段,还可以聆听来自许多自然界的声音。
我慢慢的走,看着博物馆陈设着的文物,看着那些音乐家们的亲笔手稿,看着各种重大的音乐会,音乐节的照片,仿佛当时我就在现场,仿佛我就站在那些伟大艺术家的身边。
让我感觉最有趣的是博物馆里的“音乐阶梯”。它有趣的地方就是:假如你走在一种特殊像钢琴键的垫板上,那么墙壁上会显示你踩的是哪个音,假如你踩的是“xi”,音响会播放“xi”音。会玩的呢,有可能还可以“奏”出曲子呢!
再往上走,就是关于许多音乐家的介绍啦。里面有许多他们曾经亲笔写的手稿,还有他们的个人介绍,参加什么、作曲有哪些、有哪些成绩之类的。甚至还有他们曾经演奏过的乐器呢!我看着那些过了几百年的乐器,仿佛真的有音乐家在上面专注、投入地演奏呢!
最上层在我的理解下是:娱乐。这里有许多游戏,比如:你可以在屏幕上选择乐器,系统会按照你选择的乐器播放由那个乐器的独奏。
第六天
今天,我们要离开维也纳这个热情、欢乐、充满音乐的城市了。真的非常不舍呀!早上我们收拾好行李,就向萨尔斯堡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