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如何阅读这件事的认识有了很大改变,改变缘起于罗胖在4.23破万卷节上提到的“刷书”这个概念,之后又听了得到听书栏目的负责人阿狮的一场有关阅读的讲座,再加上今天看了万维刚老师的专栏文章[全覆盖级的读书],我对如何阅读的认识又往前推进了一步。
1.阿狮说,速度是一切的解药。这种观点在以前我是本能拒绝的,虽然知道不是每本书都要精读,但我在读书时总有个执念,想要把书中的内容都认认真真看完,然后记住它。现在越来越觉得,这个想法非常不现实,而且也是拉低我阅读速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2.看书走神是因为看得太慢,单位时间内摄入的信息量太低。想想也是,就像开车走在路上,如果车速很慢,走着走着就分心了,反倒是速度快的话不容易走神。接下来我要尝试提高阅读速度,毕竟同一本书一周读三遍和一周读一遍效果是不一样的。
3.拿到一本书后不要直奔主题,先去好好地打量它。之前张泉灵老师也讲过,一本书先看它的封面,封底,序言,目录,看看作者是怎样谋篇布局的。大部分的书读读序言和第一章,然后看倒数第二章,如果依然精彩,那可以读完整本书了;如果满篇都是车轱辘话,那就大胆放弃剩下的部分吧。
4.万维刚老师说,高水平的读书境界是全覆盖。我们读书不是为了记住每一本书都讲些什么,而是为了建立一套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感”。而刷书,用最快的速度全覆盖读书可以让我们建立一套成熟的认知感。“感”这个东西总是无法言传的,它也无法无中生有,多读书,读好书,慢慢地你就有感了。
5.读书不能跪着读,要时刻保持怀疑精神,否则读得再多,也只能停留在别人的思考里。万老师说,我们读书不能以书为本,必须以自己为本,以修炼认知感为本。
6.读书时要假想一个分享对象,假想你看过这本书后要分享给对方,带着这个任务进行阅读,不需要记住整本书,更不需要分享书中所有的内容,只需找到和分享对象有关的主题,这样读书就有了效率,也是我们说的带着问题去读书。
记得罗胖说过,真理从来不是越辩越明的,没有绝对的真理,有的是对这个世界不同的解释和看法。感谢得到,感谢这些好的老师,让我每天都能收获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