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我是谁?为何当教练?
这一章在整个书籍中可能是最核心的一章,探讨了转型教练的原因和动机,想清楚你想做教练的初心是什么?
1)黄金圈&三知的匹配
在职业转型的过程中,你需要知道三知,知晓什么影响了你的取舍和选择,知道如何去管理这些选择
why VS 知何故 knowing why
how VS 知何如 knowing how
what VS 知何人 knowing who
2)希望转型为教练的原因
想做教练的人们会有哪些动机?不管是一开始就喜欢的,还是过程中慢慢爱上的,这里总结了几种典型的原因:
@ 教练满足了人们对最基本的沟通和反思的欲望。现在的社会日益发达,互联网改变了世界,但同时每个人的沟通却越来越少,真正被倾听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大家可能都忙于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是时候停下来,听一听,看一看,想一想了。
@ 教练可以实现跨界,而往往优秀的教练都必须要跨界,在做教练的同时拥有另一个身份,将两者有机的进行结合。高管教练的职业允许人们以高度创业的精神来跨界工作,从而影响更多的组织和生活
@ 通过教练实现转化。转化自己已有的经验,能力,让自己能够持续的发挥自己的才能或者兴趣,并且转化为能够帮助人的能力,这也是很吸引人的地方
@ 平衡和一致。书中其实一致性是放在上一节,我自己把它跟平衡放到了一起。
过程中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平衡?
我的第一层反应是:在各个领域都能实现自己想要的,就是平衡
第二层的反应是:这不可能。那么每一项工作或者事情,都能够全心的投入,高效的运作,就是一种平衡。
第三层的反应是:假如有的时候没办法投入呢?那么,能接纳认可自己的不平衡,接纳自己有不完美,更清晰的觉察自己,达到三我的协调,活出自己的一致性,这就是一种平衡。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你认为什么是平衡?
@ 还有很实在的转型的原因:当高管们碰到了自己的职业天花板,有什么样的职业能够满足你的社交的需求(能持续跟周边对话),权力的需求(教练的隐形的影响力),金钱的需求(能够保持一定的收入,顶级高管的费用跟律师/咨询公司/精神科医生等在同一水平)
这么多的原因和理由,可能每一个人的都不一样,也会有更多样的原因,但是不管是什么,都没有对或者错,我们这里没有二元对立,原因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够清晰的认知和觉察到自己的原因和初心,能够很好的管理他们,让他们成为你的助力而非失败的因素,这就可以了。
这让我想到了中庸的状态。什么是中庸:执其两端而守中,看到两端是什么,但是能保持刚刚好的状态,这就是中庸。
3)合适的时机:最好的时机和最坏的时机
这里探索了转型的不同时间,可能是碰到了天花板,希望退后一步去探索,可能需要一个临时的“身份实验室”,让自己更好的过渡。这些都没关系。
转型的根本原因,是来源于人们对更高层次的需求,人们没有停止的对自己内心的探索。所以,没有最好还是最坏,开始就可以了:)
4)在最后,给出现在的我给“教练”的一个定义和理解
教练是一门融合了心理学,脑科学,量子力学,哲学,组织行为学等多门学科的一门实践的学问,它基于这些理论基础,将其转化为沟通的方式,应用在日常的沟通实践中,从而实现激发人内心最根本的动力的效果。
教练同时也是一种状态,它不仅仅是做什么doing,更多的是being,成为什么样的人,一种高能量的,积极前行的存在状态,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修炼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