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学习动力

      开学伊始,陆续了解各班级学生的学业情况,1000多人的学院,必修课挂科两门以上的达到60人占比百分之六,有一个班级的一门课程挂科率达到近百分之40!

        和同学们陆续了解情况,有的说老师划的重点都不是重点,有的说老师上课有口音听不懂,有的说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前松后紧,有的说自己是文科生数学不太好,有的说老师平时分给的太低!

        抛却同学们说的这些因素,今天我们从学习动力这个角度来分析原因,一个寝室共同挂科也就是团体动力不足现象尤为突出,而一个寝室全部都拿奖学金也屡见不鲜,两极分化是怎样造成的?如何提高学生在校的学习质量经历,如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经常在和学生聊天时会听到,老师,我高中时候翻墙出去打游戏,上了大学我要好好放松下!老师,高中一直都在老师和家长要求下学习,上了大学不知道怎么学习了!老师,这门课我真的尽力了,即使重修我也不知道怎么过!老师,大家都在玩,我也很难集中注意力!

        从同学们的反馈我们可以了解到,学习动力不足与专业兴趣,学习目标,学习基础,学习环境关系密切,要破解学习倦怠的怪圈,让同学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一定要构建与这四方面的良性关系,让我们一一道来。

    1.从树立一个小目标开始

      我和同学聊天时常会问这几个问题,你上学期最开心或者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最近常常看的一本书是什么?你想改掉的一个坏习惯是什么?这些问题看似闲聊,却能了解到一个人最近的状态和学习目标,如果连你自己都不确定自己想要什么,那就从树立一个小目标开始吧,比如一周看完一本人物传记并且写一些感悟,比如认识社团里面至少3个同学,比如去图书馆不带手机也能静心两个小时~学习动力首先要找到学习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没有方向,何来动力?

    2.从寻找你的专业兴趣开始

      工作中接触到的学生很多,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调剂的学生也很多,真正一开始就了解专业然后幸运的又读相关专业的更是微乎其微,以为自己很喜欢这个专业读了之后发现和想象中不一样的倒是不少!以我个人的感受,专业兴趣是可以培养的,特别是现在宽口径,通识教育为基础的路径下,跨学科学习愈加普遍,进入了一个专业门槛,需要我们通过多种途径,老师的宣讲,课堂的知识,相关书籍论文的指引,各种学科竞赛的熏陶,自己阅读思考写作来积淀,如果还是和高中一样等着老师灌,而自己不懂得输入,势必会越学越无趣,越学越没动力!以我自身教育学的经历来看,过去一直觉得这门学科抽象,不像一些实用性比较强的学科,工作后却发现,一门专业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思考问题的方式,处理问题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方法,训练的是一种逻辑能力,所以我们在培养专业兴趣的时候,万不可只从有用性出发,每个专业都有其自身的逻辑架构,我们要把骨肉相连,让专业兴趣导引着我们不断摸索探究,提高学习动力。

    3.从融入一个团队开始

    我们常说大学是一个彰显个性的天地,但我们也要记住大学也是一个培养你协作圆融的天地。团队能让你发现别人的优点同时也了解自己的不足,我们不用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但是要能融入别人家的孩子!记得和一个学生聊天时她说,老师你知道吗,我上学期最大的成就就是我帮寝室的同学借到了四本教材,多省钱啊,因为我在足协里面认识了可多朋友!我想这个孩子以后如果做营销应该不会太差,起码她愿意沟通交流!

      同样的对学习而言,这个团队可能是寝室,可能是社团,可能是协会,可能是一个学习小组,可能是实践团队,你在这个团队里扮演怎样的角色,你在这个团队里能发挥怎样的作用,你想这个团队能取得怎样的成绩?当团队成员都在努力的时候你懈怠了吗?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也是你的学习动力不断提升的过程,有思考才会有动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各位家长,你们好! 这封信接着来聊聊我从《翻转式学习》这本书中得到的启发。 上一封信中说到了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就...
    王越的疯言疯语阅读 3,355评论 0 2
  • 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周邦彦 清明风起,霭色暮开。道观的老师傅打开道...
    墨玉九纪阅读 4,959评论 13 21
  • 青洲之地,以松山蝶谷名。时大寒,长雪封山,人鸦声俱绝。欲夜访古寺,借月踏云行,竟遇书中人。倏而枝叶扶苏羽蝶纷飞,似...
    狐言乱语_阅读 3,582评论 0 0
  • 我想每个人都想自己随风而去,却很少有人想随波逐流,而其实这两者是一个意思 拾荒,把蒙尘的擦亮,不知不觉完成从腐朽到...
    有读阅读 2,425评论 0 0
  •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步一步熬出来的。成功的人懂得熬,所以成功;失败的人只会逃避困难,必然失败。我也要熬我自己...
    明德良知阅读 93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