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这本书?
想要学习一些写作知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根据《文心》前言提炼得知,这是一本专门讲读和写的书籍。 这本书的特点是用故事来经营全书,具有戏剧性和情景教学的优点。三十二节涵括了修辞、语法、词汇、诗词、小说、日记、书信、工具书、文学史等诸多与作文相关的语文知识。
这本书的受众是中学生以及中学教师。乍一眼看去,似乎这本书已经是不适合我这个社会人了。但是,仔细考量后,我发现,自从高中毕业以来,我很少去系统性的写文章,更别说是去学作文章。因此,它对我还是合适的。
在朱自清的序中,他提到“有了指点方法的书,就仿佛夜行有了电棒。”翻译过来就是方法书籍=指路明灯。
同时他用很大的篇幅提及:以为只晓得些作法就成,用不着多读别的书。这实在不是正路。徒法不能自行,没有训练,怎么好的方法也是白说。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
这些都在告诉我“明灯”就在前方,但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向前走才是最重要的根基,只是呆呆地看着所谓“明灯”不过是白费功夫罢了。学会方法,最主要的是应用,而不只是学会而已。
第一章叫做“忽然做了大人与古人了”,在这一章中,我认识到了在描写人物说话的同时是有“动作”的,不是呆板的一句对一句。同时,在对话开始或者结束的时候会有情绪的变化。两人的对话可不必加入“他说”“某某道”,但三人的需要交代清楚是谁说的。
同时文章在高潮开场结束后,最好迎来一个短暂而平淡的背景介绍。高潮的开场是为了抓住读者的眼球,让读者有读下去的兴趣,短暂的背景介绍是为了提升读者的同理心,这都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文章。
同时要清楚地认识到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同一句话的反应不同。这是写文章时最能制造冲突的地方。
有时一句看起来普通的话,在合适的场合以及合适的时间对合适的人来说,就如洪钟大吕一般。就如本章中的枚叔说道“你们不是正在读鲁迅的《秋夜》吗?现在正是秋夜呢。”
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浑身直接打了个激灵,我当时学习文章的时候,就只是枯燥的看书,从来没有去试着将文章中的内容与我的生活联系起来。唉,学以致用,用在生活。
“景物是外面的经验,对于景物的感想是内部的经验。对于景物的感想,那是各人各异的。”对景物的感想,映照的也是读者的人生经历与感悟。
第二章“方块字”,这章中有一些描写是我摘抄下来的,例如:“全课堂的空气非常活泼紧张。”“两人彼此交换了看,把重要的互相补充,彼此所记的条数愈多了。”
本章之中,我提炼到的对现阶段的我有用的知识并不多,一是因为我并不是初学文字的学生,二是因为我的生活并不要求我对所有文字的意思、词性等都要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只要大致感觉对了,不会用错即可。因此并没有花费很多的精力去研读,只是大致略读罢了。
同时认识到我国文字没有词尾的变化,真是方块字。什么字什么性质,没有一定,因所处的地位而不同。
第三章“题目与内容”,这一章对我来说是较为重要的,因为我经历过取名字的痛苦,深有体会。
本章开篇就告诉我:作文是生活中间的一个项目。作文同吃饭、说话、做工一样,是生活中间缺少不来的事情。对于这一点,我是赞同的,并且践行着“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的信条。
“内容”是所要写的东西,“题目”是标举全篇的名称。依自然的顺序,一定先有内容,后有题目。我以前干的那些先起题目,后写内容的事情,都是反天性的。在实际应用中,一篇文字的题目往往是完篇之后才取定的;题目的大部分作用在便于称说,并没什么了不起的关系。
文中王先生就《新秋景色》这一题目,询问同学的做题方向,有同学以“牵牛花”为题,也有以其他景色为题者。各自的文字各自有原来就有的内容。写作,就是将这些内容拿出来。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作文,同时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先将自己想写的文章大旨写出来,完成对整篇文章结构、字数等等规则的要求,然后就是在文章上面进行精修,从头到尾的阅读,觉得不满意,便去修改。
不去想着要一气呵成得完成一篇能直接发表的文章,那是不现实的,因为完美是不存在的,况且,在尚未完成的时候就去追求完美,本就是一个伪命题。
摘抄:“天气非常好。阳光从窗外的柳条间射进来,在沿窗的桌子上、地板上、同学的肩背上印着繁碎的光影。王先生新修面颊,穿着一件洗濯得很干净的旧绸长衫,斜受着外光站在讲台上;谁望着他就更亲切地感到新秋的爽气。”
第四章“一封信”,未读这一章之前,我认为它大概也是用处不大的,因为社会的时代背景不同,本书作者写这本书是在民国时期,那时的信件是相隔两地亲朋的主要交流方式,但是目前的社会为我提供了更多、更便利的交流方式,可能我一年都写不了一封信...
但读过之后,还是有不少收获的。首先,我认识到有一个有趣的朋友或者伴侣,大概是很幸福的事。大概一年前,我也有一位陌生的笔友,刚开始交流,我们基本上保持着两三天一幅邮件的频率,音乐、电影、爱好等等,无话不谈。
可那时的我想要的太多,时间太少,而且,固定频率的交流也让我产生了一种厌烦与紧迫感,于是矫情地给我的笔友写了一封信,不再固定时间邮件来往,去追寻了那是的我所向往的无条框的“自由”,造成的后果就是,到目前为止,我再也没有与我的笔友通过一封信,我失去了一位心灵挚友。
同时,我对“但是”这个转折词的应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但是”不仅表示前后观点的转折,更重要的是作者明显是更加偏重“但是”之后的内容的描述和观点。
作文、说话是一样的,在承接和转折的地方最要留心。
最后,写信时应该有深切地表达情感的语句。但特意求深切,结果往往平平;有时无意中说几句、写几句,重行回味,却便是深切不过的了。
第五章“小小的书柜”,看文章标题,第一印象就是感觉这章应该写的是关于课外读书的,果不其然。
文章直接提到“能课外读书,原是好事。但乱读是不但无益而且有害的。”因为读书本就是接受他人思想的一个过程。
若是毫无章法地乱读,不仅会得到一些不成体系难以理解记忆的知识,甚至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接收到完全相反的两个知识,不仅无益,反而扰乱思维,让自己更加困惑。
阅读的书籍要依照门类顺次分别安放,每书都有一定的位次。在阅读之前,就要清晰地认识到这本书所要讲解的大致门类,做到心中有基本的“数”。
在那时字典是最要紧的,读书有疑难时可以随时查验。对于现在,一部手机或者电脑也是必须的,要能有一位“老师”可以随时帮忙解答在阅读中的疑难。
对于我来说,小说故事是很相宜的,因为对它热爱,而且,自己也有创作小说的计划,同时也是放松的一种方式。
会计类专业书籍也是需要精读的,毕竟这是我的饭碗,而且我是打算在这一行业深耕的。
历史类、哲学类书籍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可开阔视野,促进思维进化,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认知世界,审视自我。
书要一本一本读,写完读书笔记再读第二本。做好输入、输出的工作,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第六章“知与情与意”,我对这一标题的认知是模糊的,知是知识?情是感情?意是意境?不知,需细读之后才知真意。
作者的回答是:“知是知识,情是情感,意是意欲。对于一事物明了它是什么,与别的事物有什么关系,这是知的作用。对于一事物,发生喜悦、愤怒或悲哀,这是情的作用。对于一事物,要想把它怎样处置,这是意的作用。”
文字是心的表现,也可有三种分别,就是知的文、情的文与意的文。要发表什么文章,第一步该认清目标。发表的文字,是预备给什么人看?
要清醒地认识到每个人对同一件事情,有着不同的立场、角度,并且看法不同,应对方法也不同。要把作文的方向弄个明白。
情意与知识,虽方面不同,实是彼此关联的。情意如不经知识的驾驭,就成了盲目的东西,知识是情意的载体。
同时,我从这章之中学到一个写作的小技巧,那就是——新入场的人物必然在某一场景做着某一件事情。这样可以让人物更加地丰满。
第七章“日记”、第八章“诗”这两章是什么好写的。因为我有自己的晨间日记的模板,对比之下,我的记录更适合我一些。
同时我这辈子作诗的概率大概不会超过百分之一,因此,对这两章,我只是大概略读。
第九章“文章病院”,顾名思义,本章主讲文字中的错误。
在逻辑中有一种逻辑错误叫做诉诸权威,文章中提到“文字登载在报纸上、杂志上,或再刊印在书本上,在社会之间传播开去;一般人总以为这样的文字是了不起的,便有意或无意地效仿它。如果它本身有着毛病,效仿的人就倒霉,患传染病了。”
因此,不管读任何文章,阅读时一定要有自己的认知,不能盲目跟从。
要想避免写下来的文章进了“文章病院”,日常生活中,要能在思想习惯和语言习惯上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