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UCAS个人陈述大改革!3个问题替代4000字作文,这样写才能打动招生官!

UCAS(英国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已宣布,从2025年9月开始,申请2026年入学的学生将面临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格式的重大改革。传统的自由撰写形式将被三道结构化问题所取代,旨在为所有申请者提供更清晰的指导,特别是帮助那些缺乏资源和支持的学生 。

· 实施时间:2025年9月起,适用于2026年入学的申请者。

· 格式更新:从自由撰写的个人陈述转变为回答三道固定问题。

· 字符限制:总字符数仍为4,000个字符(包括空格),每个问题的回答需至少350个字符。


三个核心问题


1. 你为什么想学习这个课程或专业?

(展示热情 + 具体事例)

Why do you want to study this course or subject?

避免空泛:“我一直热爱经济学……” 

正确示范:

- 触发点:某本书、讲座、实习、新闻事件如何激发你的兴趣?

- 持续探索:你如何通过课外阅读、研究、夏校深化理解?

- 未来规划:这门课如何助你实现职业目标?


招生官想看到:

真实动机,而非模板化表达。

学术好奇心,比如你是否主动研究过相关课题?

与专业的适配性,你是否真正了解这门课? 


2. 你的学历和学习经历如何帮助你为这个课程或专业做好准备?

(学术能力 + 可迁移技能)

How have your qualifications and studies helped you to prepare for this course or subject?


避免罗列成绩:“我的数学A*,物理A*……” 

正确示范:

- 相关课程:哪些学科培养了你的分析能力?

- 研究项目:是否做过课题、论文或竞赛?

- 技能衔接:如编程、实验、写作能力如何匹配专业需求?


招生官想看到:

学术潜力,而非单纯的高分。

批判性思维,比如你是否能结合理论分析问题?

超课程学习(Super-curricular),如MOOC、学术夏校等。


3. 你在教育之外还做了哪些准备,这些经历为何有帮助?

(个人特质 + 反思成长)

What else have you done to prepare outside of education, and why are these experiences useful?


避免堆砌活动:“我参加了模联、志愿活动、篮球社……” 

正确示范:

-实习/志愿工作:如何锻炼专业相关技能?

-领导力经历:如社团、竞赛,如何提升团队协作?

-个人挑战:克服困难的故事如何塑造你的韧性?


招生官想看到:

反思能力,而不仅是经历本身。

可迁移技能,如沟通、解决问题能力。


写作技巧:用“What-So What-Now What”模型打造高光段落

如何让回答更有深度?试试这个“黄金结构”:


1. What(你做了什么?)


- 简洁描述经历,如实习、研究、竞赛。

“我在生物实验室实习两周,协助DNA提取实验。”


2. So What(这有什么意义?)

- 反思收获与成长,如技能、认知变化。

“这段经历让我理解科研的严谨性,并提升了数据分析能力。”


3. Now What(未来如何应用?) 

- 关联专业与职业目标,展示长期规划。

“这让我决心攻读生物医学,并希望未来参与癌症研究。”


适用场景:

- 问题1:用故事展现兴趣起源。

- 问题2:用学术经历证明能力。

- 问题3:用课外活动体现个人成长。   


总结:2026申请季,如何准备新PS?


1. 尽早梳理经历,按三大问题分类素材。

2. 用“What-So What-Now What”模型,让回答更有逻辑。

3. 避免重复,同一经历不要在不同问题中反复使用。

4. 保持学术主导(80%内容),课外经历作为补充。

5. 针对不同课程调整重点,如申牛剑需更强调学术深度。

6. 慎用AI工具,切忌全部或大部分内容由AI生成照搬。

记住:

个人陈述仍是录取关键因素,即使格式变化,核心仍是—— 

用真实故事+深度反思,证明你是最适合的人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