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因为一张床垫失眠了。
临近年关,本想多赚点钱回家过年,没想到y情又疯狂起来,我被迫在家办公......
昨晚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觉,闺蜜为了让我开心,把这两天霸占热搜的大瓜整理了发给我,她说,人最大的快乐,是发现那些比自己有钱,混得比自己好的人,实际上活得还不如自己。曾经的京城四少,孩子没抢到,赔了前妻还折了床垫,太可怜了......
然而就是这张床垫,让我更焦虑了......记得去年6月份,我搬家到新的出租房,那个床的垫子特别硬,而且还会硌人,我跟男朋友商量买一个新的床垫子。
他在京东上相中了一个1000多的席梦思床垫,要下单时被我拦下了,其实三四百块钱也可以买一个松软舒服的床垫,刚换新房子,真的挺缺钱的。而且下次搬家,三四百块钱的床垫子,扔给房东也不心疼。
在汪小菲和大s的事发生前,我从没想过,一张床垫可以卖两百万。前一阵,总是刷到[胡歌骑小电车、梁朝伟街头吃面,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一类的文章,我并不觉得,这真的可以治好我的焦虑。他们可以骑小电车,也可以开兰博基尼,他们有得选,而我只能骑小电车。
其实,向外界去寻求解决焦虑的办法,只会让我变得更焦虑。我也不想在别人不幸的遭遇中,汲取一点生存下去的勇气。反而我更希望这样的热搜快些消退,因为这个世界上远远有着更值得关心的事情。
师姐告诉我,你是完整的,你需要找回这样的自己。其实焦虑的真实原因,是你的潜意识对自己不满意,这份焦虑是在提醒我,需要向内突破,它意味着我的成长阶梯要来了。在师姐的引荐下,我参与了一次万物有翼的读书会,当时共读的书籍是奥南朵的《对生命说是》。今天跟大家分享,我的读书笔记,希望可以帮助到跟我一样焦虑的小伙伴:
1、在状况之中感到不幸的人,认为自己是受害者:
我们没有力量,没有能力控制这些外在发生的事情。我们感到不幸,也因为这种想法,我们变成了受害者!假如我们有一个受害者的心态,那么无论我们处在一个怎样的状况当中,我们都是一个受害者。不论我们是没有找到工作还是没有升职,或者不能和心仪的人在一起,甚至只为了一个火车或飞机上的座位,抱怨的头脑总是把焦点集中在“可怜的我”的故事上,而不是把目光放在生命里面所发生的正面的事情上!
做一个受害者并不自在,从某方面来看,它是一个很好的借口,让我们不负责任、不进取、不去冒险。但事实上我们活得不快乐!
2、当我们感到不幸时,我们通常有两个反应。
要不就是认输,然后像个梦游人一样,恍恍惚惚如游魂度日,我们的生命变得狭窄,我们过着我们认为已经做到“最好”的生活。要不就是对抗,企图改变际遇,试图把它变得不一样,不愿意接受现实。我们活在压力底下,因为事情的状况就如它自己该有的样子,我们跟生活抗争,但生活没有让我们改变过什么!这两种生命态度都会让我们感到不满足!
3、既不认输,又不对抗的第三种选择?
到底有没有第三个选择?有的,但只是对于愿意踏出头脑的舒服地带的人而言。另一个选择是把责任承担下来。不是对状况负责任,状况是不可能受你控制的;而是要对你自己的反应负责任一-是你对状况的反应导致你受苦!例如,我的火车迟到了,我不可能改变这种情况。
接受状况让我放松,当我冷静地试着为自己安排去向之际,我甚至有闲情观赏一下身边的事物。若不是由于火车迟到了,我是绝不会留意的。这个例子表示,我对状况的感受取决于我对状况的诠释。
4、生活中遇到形形色色的事情,我们具体该怎么做的呢?
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把事情看得更透彻,有助于远离制造“问题”的头脑。
假如你看状况能够像借用了另一个人的眼睛去看,像一个外界的观察者一般,你将会看见解决方法。方法往往存在于状况之中,只要你能够把形势看得清清楚楚。然后你可以找出情况中令人满意的事:我能发现什么,即使在困难的状况中,也能带给我一些乐趣。
假如你真的准备好了要去停止头脑的影响,那么停止抱怨;假如你已经敞开胸怀去迎接新的视野,你会发现满足和美好存在于每一个状况里面。
当时的读书会是在线下举行的,然后因为疫情的原因,万物有翼开展了线上读书会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