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公立学校家长一知道我家儿子在国际化学校,第一反应就是:贵族学校啊?有钱人家的孩子。
第二反应:知识水平太差,没法和公立比啊!实在不行了,才能去这种学校,总得给孩子找条出路吧!
第三反应:学生在一起比谁家更有钱吧?
他们的结论是:国际的不如公立的,公立的不如私立的。
儿子从公立转学到这家国际化学校,的确是因为在原有公立名校里,自信心被打压过头了,看着儿子越来越少笑容,越来越胆小怕事的性格,我们转学了。
进到新学校不久就发现,儿子开心了,快乐了,一改往昔的愁眉苦脸,觉得一切都好。老师好:充满鼓励的言语,平等对话。同学们好:彬彬有礼,自信阳光,每个孩子都闪闪发亮,都有可能是某个领域里的学霸,明星。学习热情和兴趣大大提升。
最重要的是:课程体系的设立以及评价系统完全不同。
1,首先是上课形式
小班教学,小组围坐。程度分班,窜堂跑课。
一个班只有20人左右,几乎所有的科目都需要以随机组队的形式完成任务。让全班同学都能有机会与他人合作,孩子们团队意识非常强,不能只关心自己的能力,也需要照顾到小组成员,大家共进退。优秀的小组成绩往往是那些团队合作精神最强,懂得分享的孩子们。
会根据学生自己的语言能力水平分班上课,主要是语数外三科,让每个孩子都有与之能力水平匹配的学科难度。自信心都妥善得到保护和激励。一学期最少有2次调班的机会。
由于能力分班,每个孩子的课程表都不同,就得窜堂跑课,甚至需要一个教学楼到另一个教学楼。假如一个孩子数学在A班,英语非母语班,中文母语班,加上选修科目都有不同,基本10门功课。每个孩子就得按照自己的课程表进不同的班级上课,每堂课的同学可能都不同。这需要极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做好时间安排,任何人帮不了你。
2,课程平等
在这里,基本上无法分主课副课,因为每个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学科都能出现大学霸。比如这里体育是特别被推崇的大热学科,每天都有体育课,课后还必须选修一门运动作为你的课外活动,体育项目都多达十几种。音乐,戏剧,艺术选两科必修,这些在公立不被重视的科目,往往在这里能让孩子们成为校园里最闪亮的明星。只有等到了高中,才更加细化分科,但也是需要在语言,文史,科学,艺术及其它,中选八科,每个大类里都得有课。课外还有各种兴趣社团,据说也有几十个,都是孩子们自己组织,在我看来,真正做到了全面发展。
3,教学方法授课形式多样
在这里学生参与度很高。比如英语是一学期就一两本小说,需要完成阅读,论文,演讲,案例分析,模拟实践,角色扮演等等。科学(物理化学生物)都是在实验室里完成的,老师讲的少,学生实验动手多。艺术可不只是画画班,各种艺术形式在这里分享,真是创意无极限。戏剧更不只是模仿表演那么简单,创作剧本,编排,灯光,音效……都是孩子们自己组织安排,策划完成的。连语文课都和公立不同,最近初中部【诗词大会】如火如荼。
4,学科考核机制全面
每个学科评判孩子是否优异,不是只看他的考试成绩,小组讨论,平时作业,演讲,论文答辩,连学习态度都计分。各种报告形式丰富多彩,如果一个孩子知识掌握能力,动手能力,信息整合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包括学习态度,作业完成质量,随便哪一项消极怠工,都无法得到较高的分数。
到了高中的最后两年,学校的孩子们会进入国际IB课程体系的学习,有一位中国大学老师说相当于中国大学一年级专科水平的难度。
这周儿子学校春季无墙周去三亚拉练了。帆板,攀岩,测量潮汐,环保,野外生存技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