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起来的时候就在反思,最近这大半年的状态到底怎么了。一方面很怀念16年那段加速成长的阶段,一方面又觉得乱糟糟的不知道如何回去,心里模糊的有个想法,但就是还没拨开那层迷雾。
道理其实都懂,先从简单的事情做起,找一件事坚持下去,慢慢的就回去了。但是头脑觉得短期没有收益就各种不想动,说白了觉得没有甜头可尝(是否可以建立奖励系统🤔),还有就是太想极速获利,所以想把所有的方法都试试看,一种还没怎么做就觉得不行,再换,换来换去自己也累了,结果还是一样,放弃(贪多嚼不烂)。
在成长的过程中,要想走到急速成长的转折点,就要在平台期耐得住寂寞,否则前面就放弃,永远到不了转折点,转来转去,永远在平台期无法获得提升。
今天看了永澄老师的自我管理系统重启的相关文章,找到了三个字——秩序感,对的,我一直在寻找的想回去的就是秩序感。上周重新开始三件事和感悟记录,我的感悟虽然记得类似流水账,但是总的来说还是有一些反思和思考在里面的。一个礼拜下来,发现在制定当日三件事和执行方面还是有些bug,简单复盘一下吧。
1.目的和任务目标
①目的:用三件事记录,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感悟,重新找回当年的秩序感,重新培养自己坚持一件事的习惯,重启自我管理系统。
②目标(期待的结果):每天计划当日要完成的三件事,并执行下去
2.实际结果
早上计划三件事时有点抓瞎,有时候想做的太多,有时候不知道排点什么,完成度不是很高。
3.亮点和不足
(是以自己感受为标准的,自己感受到了不满意,就是不足,自己感受到了满意,就是亮点)
①亮点:已经持续坚持了8天,记录正在循序渐进。
②不足:做当日计划时陷入当时,无法从高度去观全局,又在养癞蛤蟆了。
4.本质原因分析阻碍点
(问自己5个为什么没准就知道了)
- 没有做周计划,要做的事情都在脑子里,件件都觉得着急。
- 要做的事没有排进度,不知道每天要排多少量。
- 对自己的能力不了解,不知道自己一天能做多少。
- 总是高估自己的定力、效率和时间利用率,低估自己的惰性和拖延。
- 完成率低带来的挫败感。
5.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 月、周计划还是要做,从宏观角度提供总览。
- 重要的事都要写下来啊写下来。
- 干丫的,做到底!
- 从时间记录中去分析利用率。
- 三件事之前还是要PORT,抓本质动机。
进阶版本:
6.列出任务时的假设
话术:当时,之所以会制定这个任务的假设是什么?
为什么没有考虑到这些原因就去随意假设呢?
①假设:去年曾经执行过,效果还不错,这是最简单的回归路径。
②原因分析:重启需要过程,之前执行时就没用过PORT。
7.经验和教训
- 有行动还得有反思和复盘以及改进。
- 在平台期要敢于坚持。
- port是需要练习的万金油。
8.下一步行动
继续记录下去,没月反思回顾一下,每天列计划时port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