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敏
又一个隆重而盛大的篝火节,又一个民间的盛况,像一朵硕大的火红的莲,在夕阳刚刚离去的天空下,在山前滴金流翠的河岸,在蒙古包错落别致的窗前,像一袭华美的晚礼服,在夏的夜幕里舒缓而热烈地展开。
沿着通往猎民村的堤坝,早已是车水马龙,人潮如涌,水泄不通。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在交警的指挥疏通中,车辆蜗牛一样缓慢爬行,人们在车辆中鱼一样穿梭游动。
路两侧杨柳依依,在晚风中轻歌曼舞。草甸在树下葱茏地伸向远方,青蛙肃静了一个白天,早已迫不及待地用参差不齐的暗哑声音演奏着和谐单调的乐曲,这条路安静了太久吧,蛙声是那么急迫,那么匆忙,那么响亮。
夕阳把最后一抹余辉煌映在山峦的怀抱,红彤彤的身体便坠入了山后。
远远的出现在半山腰的环形灯,像一个夺目的皇冠,戴在马鞍山的头上。
蒙古包的灯火已点亮,在夕阳西下的一刻,橘色的灯火延续了夕阳温柔明媚的色泽,陆续连成了一片灯海,把整个4A景区的广场点缀得温暖喧嚣隆重热烈。
蒙古包是猎民欢迎客人的餐馆,在夜幕中披着艳丽的灯火,温馨甜蜜,暖意洋洋。
广场上人头攒动,远远地,一束原木用最粗犷野蛮的方式,以最华丽而单纯的模样,环抱成一个巨大的窝棚,古朴的色泽,原始的野性,以最简单最稳固的构架,高高的矗立在广场中央,脚下架空,心中架空,与西侧演出台上的节目遥相呼应,焦急地等待一飞冲天的烈焰。
小伙子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围在原木周围,手持尚未点燃的火炬,安静地等待火种的到来,等待激动人心的一刻。那是黎明前的黑暗,是风暴即将来临的短暂的安静,火种已把每个人心中的热情点燃。《兴安岭》的旋律飘在夜空,也飘在心上。
仅仅一瞬间,火光冲天而起,如一只凶猛的夜鹰,带着烈焰,极速地展翅高飞。礼花礼炮在另一侧同时炸响,华丽的烟火隆隆地冲上夜空,伴随着烟花的碎裂,炸开一朵朵硕大绚丽的烟火,覆盖了整个夜空,声音震耳欲聋,颤动环宇。
身穿民族节日盛装的人们在篝火四周围成一个巨大的圆,在鄂伦春悠扬欢快的音乐中载歌载舞,美轮美奂。夜幕掩饰下,充满原始的魅惑和神秘的味道,让人想起了亘古的原始森林,辽阔的草原和毡房,蓝天下的羊群,奔跑的骏马,马背上豪爽的汉子,草丛中牧羊的姑娘,和一首首悠扬的蒙古歌谣,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空飘荡,回响。
这是一个狂欢野性的夜晚,一个返璞归真的时刻,地上的篝火,天空的礼花,远处的群山,近处的毡房,灯火下的人流,构成一幅华丽的画卷,一袭流动的诗篇。
火爆的开幕式后,演出的节目正式拉开,壮观,华美,盛装的演员经过长时间的排练,舞姿翩翩,歌声醉人。
路上还是人潮如涌,有刚来的,有返回的,这座以青蛇著称的马鞍山,被惊动的蛇,偶尔在路边探寻;蛙声越发的响亮,吵闹一路。车辆浩浩荡荡排了几公里。
回首,一个狂欢的不眠之夜,一个盛大的篝火节日,在这个遥远的山村,在这个远古的部落,依旧绽放着,燃烧着,兴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