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一Day263

《子张篇》

19.21: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失,就像日食和月蚀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看得见;但只要他改正了,黑暗过去,人人都仰望他。”

从这一节开始,都是关于孔子的争论,很多人认为孔子并没有那么好,不像他的弟子们传说的那么值得敬仰,还列出了孔子存在的很多问题。

子贡为孔子辩论,不是说孔子没有犯过错,而是说,孔子肯定有错,因为是人都会犯错。但是孔子是个君子,他能改正,他知错能改,这使得他的人格更伟大。从错误当中不断的学习,修炼自己,这才是君子之道。

19.22: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译文:卫国的公孙朝向子贡问道:“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说:“周文王和周武王之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存在人间。贤能的人掌握了其中重要部分,不贤能的人只记住了细枝末节。周文王和周武王之道是无处不在的,老师从哪儿不能学呢?而且又何必有固定的老师呢?”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虚心好学的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圣人无常师”和“三人行,则必有我师”,都在说明我们可以从不同的人身上学习到新的东西。谁有所长,我们便可以向其学习,因而也没有固定的一个老师。我们可以和大贤学习宏观的根本的内容,也可以和小贤学习具体的可操作的细节。保持一颗虚心求教且勤学好问的心,去收获不同的新体验和经验吧。

19.23: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 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译文: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仲尼更强些。”子服景伯把这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就用围墙作比喻吧,我家围墙只有齐肩高,从墙外可以看到里面房屋的美好。我老师的围墙有几仞高,找不到大门走进去,就看不见里面宗庙的雄美、房屋的富丽。能够找到大门的人或许太少了。所以叔孙武叔先生那样说,不也是很自然的吗?”

子贡特别会说话善于比喻,能把复杂的难的道理浅显易懂的表达出来,在维护自己老师的同时也表达出自己的谦虚。

推荐书籍:《掌控习惯》《终身学习:哈佛毕业后的六堂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子张篇》 19.1: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译文:子张说:“士人看见危险肯...
    9f1c26c9f423阅读 942评论 0 0
  • 《颜渊篇》总结 自修&共修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
    9f1c26c9f423阅读 656评论 0 0
  • 《颜渊篇》 12.20: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9f1c26c9f423阅读 656评论 0 0
  •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 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
    小娟_68bf阅读 1,014评论 0 2
  • 《子张篇》 19.13: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译文:子夏说:”做官仍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如果仍有余...
    9f1c26c9f423阅读 1,03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