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抽空看完了一遍豆瓣评分9.4分的《活着》。
合上书,看向窗外,天色已暗。时间的流逝仿佛没有给我留下任何叹息的机会,匆匆忙忙放下书,赶到厨房去炒菜。
看完书,写故事的人已经完成了一本书的传达使命,而那些看的人呢?想到这里,我不由得问自己:书中哪些人的离去,让你动容?
1、龙二之死
按理说,龙二并不是这本书的主角,他的死也没有什么蹊跷的。
但是,当他路过福贵身边说了一句:
福贵,我是替你去死啊。
初看觉得,他确实是替福贵去死。但读完全书之后再回味这一段,就感觉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在书中,龙二死是因为他的田产被共产党没收了,并且分给了他以前的佃户。他死不认账,去吓唬那些佃户,对于不买账的佃户,他就动手去打人家。后来被抓了,说他是恶霸地主。但是,他还是不识时务。
最后,被枪毙了。
五枪。
在书中,我对这个角色并无任何好感。起初他出老千,从沈先生那里把赌坊弄到手,后来又使手段骗走了福贵家的房和地。
要说他唯一善良的一次,大概就是将最肥沃的田地,租给了福贵一家。
我后来仔细想:如果福贵现在还是地主,他会被拉去枪毙吗?
未必。
从龙二通知福贵,说他已经赌输了全部家产,而福贵那时候的行为,以及之后福贵开始租田认真劳作的行为来看,福贵是一个“输得起”的人,在福贵的心里,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而在龙二看来,财产才是最重要的。
2、有庆之死
有庆是福贵的小儿子。他出生之前,他爹福贵就已经败完了家产,他是他娘大着肚子回到娘家生下来的。满月没多久,又跟着他娘回到了福贵身边。
对比姐姐凤霞,他只跟着吃苦,从来没有享过福。
但是他死的时候。我觉得特别悲惨——因为他原本也许可以不死的,他第一个跑到了医院,如果那时候就验他的血,抽他的血,孕妇失血没有那么多,也就不用抽他那么多的血。
但命运,就是这么的折磨人。
在这本书里,我是很喜欢有庆这个角色的:他从小就吃了足够多的苦头,重情重义,当得知姐姐被送走只是为了让他能上学的时候,小小的孩子表达了自己的拒绝,并且忍耐了几个月,到了入学的时间,还记得这件事。
姐弟情深,不过如此。
在他死后,春生拿着200块到了福贵家赔罪,但是家珍不让春生进门,并且不愿意相信有庆离去了这件事。
作为这个家里除了老头老太太之外第一个死的人,他的死,给这个家带来了很多悲伤。但是,他只是开了一个头。
3、家珍之死
家珍是我在文中最心疼的一个角色——她本是城里有钱人家的小姐,家境富裕,受过还算良好的教育,却嫁了一个令自己的亲生父亲颜面尽失的败家子,还在怀着大肚子的时候,被自己的老公虐待。
除此之外,她还要忍受自己的丈夫去青楼和赌坊。是一个非常能忍耐的女子。
家珍的身上,有福贵娘的影子,福贵娘曾经说过:
男人都是馋嘴的猫。
福贵娘说这话并不是完全给自己的儿子开脱,而是揭自己丈夫的底。
看到福贵败光家产这段的时候,我都是为家珍抱不平的——同为女性,同情心泛滥是正常的情况。但是看到最后,却觉得她还是幸运的。
有一个爱她的父亲,有一对黏她的子女,有一个真心对她好的父亲。
她本来被医生诊断只能继续活两三个月,却活到了家珍出嫁,看到了孙子出生。
她死在一个安静的午后,用福贵的话说:
她死得很好,死得平平安安、干干净净,死后一点是非都没留下。
可以说,她这一生,还是很幸运的。
至少在福贵的记忆里,福贵一直对她有愧。而之后,也付出了实际行动,对她好。
读这本书的时候,会忍不住把自己代入到那个年代里,其实,福贵一家自从输了房子和田地之后,一直混得很差,这就是余华所说的在旁人看来他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
《活着》里的福贵经历了多于常人的苦难,如果从旁观者的角度,福贵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其他什么都没有;可是当福贵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讲述自己的一生时,他苦难的经历里立刻充满了幸福和欢乐,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子女也是世上最好的子女,还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孙,还有那头也叫福贵的老牛,还有曾经一起生活过的朋友们,还有生活的点点滴滴……
但在读者读来,福贵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有幸福。因为《活着》这本书是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来写的,福贵所有的转述中,都带着幸福。
我们可以看到家人团聚的幸福,可以看到凤霞和他一起去干活的幸福,可以看到有庆在运动会上夺冠时候他的幸福,可以看到凤霞出嫁时候他的幸福,可以看到他听人夸凤霞时候的幸福……
幸福就是:当你吃完这一生的苦,你仍愿再来世间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