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知
在数以百计的课堂上,我都会问学员一个问题“紧张好不好”,无一例外大家的回复“不好”,紧张真的不好吗?紧张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为何大家都不喜欢它?其实紧张不能用好坏去衡量它,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紧张,恐怕你就真的得“紧张”了!
2014年3月份某日早高峰,上海地铁一号线,人头攒动,许多赶着上班的市民,在轨道两侧焦急的等待上班的列车,就在此时一个衣着鲜亮的男士,也加入到了等车的队伍中来,和大多数人一样,一边走着,一边看着手机,就在此时意外发生了,此人径直走进了轨道,“啪”一下子掉进了约1米深的轨道里,人事不省。也许是上天眷顾他,值班工作人员马上叫停前方列车,围观的市民帮忙把其抬了出来,算是捡了一条命。
然后好事没有成双,在湖南长沙,一个不满20岁的女孩,同样边走路边看手机,结果掉进了一个约20米深的坑洞,当场殒命。
上述两起事件,经《央视新闻》播出后,引起了激烈的讨论,观众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智能手机,本人却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此事,之所以发生此类事件,并不完全怪罪于智能手机,否则所有边走路边看手机的人都掉坑了,主要原因在于看手机的人缺乏必要的紧张意识,完全忽略了外界对自己的影响,在危害发生时,丧失了行为能力,所以紧张未必是坏事。
我们还可以试想一下,我们的祖先,在男人围猎、女人摘果的原始社会,男人不懂得避让飞禽走兽,女人不知道脚踩手抓树木,可能早已经被猛兽吃了或者跌下果树摔死了。
所以,紧张是一种正常的人类情绪,之所以说“不好”,是因为由于过度紧张影响了我们的正常发挥,比如演讲者脸红、出大气、心跳加速、手脚发抖、头脑空白、词不达意、盼望结束等现象。只要不被人看出来,就属于正常情绪,当然就是正常现象,因此我们得出结论“紧张人人有,只要不被看出来”。
二、破除
因为紧张是一种内在情绪,所以“心病还需心药医”,人类之所以会有紧张的情绪一是对未知的恐惧,二是曾经不好的经历,心理学上有种“满贯疗法”即最怕什么就来什么,比方说你恐高,我就让你参加拓展训练中的“断桥”“抓杠”项目,从恐惧到适应再到接受。作为一名培训师我们过度紧张时,无非会产生如下几个“怕“:怕出错、怕丢面子、怕不被接纳、怕场面不能掌控,但是“怕”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甚至民间常说“怕什么,来什么”,小时候我们骑自行车,在必经的途中遇到一个大坑,我们总是告诫自己“千万别掉下去、千万别掉下去”然而结果呢?正如我们所料,掉下去了,为什么呢?因为此时你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坑”上了,是我们自己把自己“坑”进去了,所以说“怕”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想问题,给自己一些正面的心理暗示,从而正向引导我们的积极心态:
A.怕讲错——没有人知道我讲什么,我知道我知道,遵循“正为先,顺为主”思想,首先确保所讲内容是正确,不容有错的,再考虑是否顺畅、不卡顿
B.怕丢面子——我没面子,我是来挣面子的,讲的好自然有面子
C.怕不被接纳——有开放,更接纳,我可以接纳学员所有的表现
D.怕场面不能掌控——与其怕失控,不如主动控场 ,时时事事有拢场意识
通过不断的心理暗示,给自己更多积极正面的“输入”,在课堂呈现时自然才会有更多如您所愿的“输出”。
三、重点
要想摆脱因过度紧张带来的负面影响,无非要各位培训师做到“心中有数”,做足准备,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就是这个道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准备:
A.事前:需要自己多做演练,君不见许多直销人员在拜访客户之前都要对着镜子大声说“你很棒,你一定会成功”吗?其实也是在做心理准备,不断预演可能出现的“状况”。
B.过程:一定要将所讲内容设计到位,只要看过赵本山小品的朋友,一定会对某个小品或者某个镜头记忆犹新,源自于编剧对于小品“包袱”的设计,即使看过多遍,依然会忍俊不禁。
C.事后:如果培训只是一个个人SHOW,那么势必作秀的人亚历山大,如果能把观众和演员互动起来,好像这种压力要减轻少许吧,所以培训中可以尝试把压力分散给学员和听众。
四、方法
紧张不可怕,压力亦能顶,关键在于不要把压力放在一个点上,您看过胸口碎大石吗?抡锤的人,可以在大石头上用力的击打,下面人毫发无损,试想如果移走大石,用铁锤直接往人胸口打去,哈哈我想下面的人多半没命,因为大锤的压力,前者通过石块已经把大锤的压力分散到下面人的整个身体上了。紧张亦如此,不能培训师独自一人扛啊!
A.生理调节:通过深呼吸,调节血液循环,从而舒缓压力
B.定性定神: 外紧内松,通过“定”身型、“定”眼神,来镇自己、压场面
C.压力分散:提问是最好的分散方式,你一问,该谁“紧张”啦? 学员!
这里是TTT导师刘明源的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原作者,谢谢!!